發表文章

每個念佛人,現前見佛至少三次

每個念佛人,現前見佛至少三次 感恩淨空法師開示: 心裡只有佛號,除佛號之外什麼都沒有,阿彌陀佛跟你就有感應,你就能見到阿彌陀佛,或在定中,或在夢中,阿彌陀佛會透信息給你,你的心更踏實了,希望阿彌陀佛在不久的將來來接引我往生,常常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心,這叫真念佛人。 我是學這麼多年的佛,體會到只要功夫成片,就是說心裡只有佛號,除佛號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成片,成片阿彌陀佛跟你就有感應,你就能見到阿彌陀佛,或在定中,或在夢中,你能見到。阿彌陀佛會透信息給你,你的心更踏實了。 阿彌陀佛來告訴你,你的壽命還有多少年,等到你壽命到的時候,佛來接引你。佛沒有妄語,佛不會忘記,到時候佛就來通知你,告訴你哪一天,年、月、日、時辰,我們講幾點鐘,他會告訴你,這是你第二次見佛。 第三次,時間到了他來接引你,你見到佛來接引,跟他去了。每個念佛人,現前見佛至少三次。到極樂世界,你跟阿彌陀佛不會離開了,你常常在他身邊,那是當來見佛。將來到極樂世界,你根本就不離開阿彌陀佛。 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能不去嗎?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到的身體,金剛不壞身,這個身體非常微妙,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你說有多好。我們這個飲食睡眠耽誤多少時間,這個時間全是浪費掉。 極樂世界人不需飲食、不需睡眠,他的時間是完整的。所以那個地方人真精進。你不精進不行,阿彌陀佛在旁邊提醒你。無論你想學什麼法門,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都會教你,有的是時間。 在極樂世界決定是一生圓滿,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彌陀發的願,一乘願海,一乘是成佛。現在當來一切眾生,皆依此一乘願海而得度脫,穩穩當當的度脫,不像其他的法門,其他法門度脫沒把握,這有把握,這個把握全靠阿彌陀佛。 我們在此地,要把阿彌陀佛的關係搞好,希望阿彌陀佛在不久的將來來接引我往生,常常有這個念頭,常常有這個心,這叫真念佛人。

真正覺悟的人,他會享受,他一生過得非常自在,過得非常幸福,不為人做奴隸,不為物做奴隸,這就得大自在。

淨空法師|不為人做奴隸,不為物做奴隸,這就得大自在 在我們這個世間,你要想你的生活過得舒適一點,美化一點,那你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房子雖然很漂亮,房子是主人,住房子的人是傭人,是那個房子的傭人。 你們想想這個味道。西方極樂世界就不如此,自己是主人,一切受用真的是為我所受用,我不要操一點心,不要為它們去服勞役。 所以,諸位如果真正覺悟,你們住的房子應該住什麼房子?愈小愈好,愈簡單愈好。為什麼?收拾容易。房子蓋那麼大,那麼漂亮,花多少精神去照顧它,賺多少的錢來養房子。你一生為什麼奔波?為房子奔波。死了之後,房子又帶不去,這個太苦了。 所以真正覺悟的人,他會享受,他一生過得非常自在,過得非常幸福,不為人做奴隸,不為物做奴隸,這就得大自在。 真正想通了,人生一生在世,也不過就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房子好,也是遮風雨,壞、破爛,也是遮風雨,能遮風雨就夠了,何必為那個去操心? 所以你想通了,日子很好過,日子不難過,不要那麼辛苦。你要跟人家比賽,那就太辛苦了,那就很可憐,何必去跟人家比賽?比賽的是愚人,覺悟的人不跟人比賽。跟人比賽什麼?比賽逍遙自在。 比如說你們好好的工作,工作一年可以休息一年,工作一年賺的錢存起來,我底下這一年生活費用夠了,我不要工作了,我好好的舒舒服服的玩一年。等玩光了,再去工作一年,再玩一年,這個人了不起,這個人是真的聰明人。   你們如果真正精進念佛,好好的賺錢,賺的錢看夠一年生活,請一年假,不要幹了,到佛堂里來好好的念一年佛。這一年佛念得還得了,比出家人還高明。 希望大家要覺悟,不要再迷惑顛倒,要真正覺悟。我們現在的生活富裕,日子並不難過,一年不工作決定不成問題。不要跟人家比賽物質的享受,要跟人家比賽精神生活的享受,這才高明。 ——講於:1989/4 新加坡  檔名:02-003-0009

現在人最大的麻煩、最大的障礙,叫魔障,天天跟著你的,一時一刻都不離開的,是什麼?手機。

現在人新的大魔障是手機 淨空法師: 我跟同學們做過多次報告,任何一個人他都有命運,命是前世修的,這一生的果報,這叫命運。那前世沒修,沒修你就沒有,得不到這果。有人在這個世間發大財,他命裡有,過去生中財布施多,這一生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他就賺錢。但是這個財庫各人不相同,有的人財庫很多,前生修的不一樣。大家都修財布施,有多、有少不同,這一生得的果報不一樣。沒有,沒有你要懂得修,過去生中沒有修,現在修。行,真正發心修,命運馬上就改了,諸位看《了凡四訓》是個很好的例子。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第一本看的書就是這個,朱鏡宙老居士送給我的。我大概是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看了三十遍,它不長,只是四篇文章,看了非常受感動。了凡先生還有一點福報,那個福報我沒有,了凡先生所有的過失我統統有。看了之後感慨萬千,還好,還能救,還有補救。 他碰到雲谷法師,雲谷法師教他改造命運的方法。我也很幸運,遇到章嘉大師,我沒有求章嘉大師為我改造命運,沒有,是他老人家主動提出來的。大概看到我短命又沒有福報,孤苦伶仃,看出來了。我跟章嘉大師,我二十六歲,他老人家六十五歲,祖父輩的人,就勸我修布施。我說布施沒錢,每個月收入很少,僅僅夠生活,生活還很清苦。他問我,一毛錢有沒有?我說一毛錢可以。一塊錢?一塊錢勉強。他說你就從一毛、一塊去布施,一定要有布施的心,遇到有這個緣,隨分隨力,那就叫圓滿,教我這個。教我學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把這個道理講給我聽。一聽,這不難,我就開始學。在早年有人給我算命,這我母親都知道。人要知道命運就能安分守己,是什麼樣的命就過什麼樣日子,一生太太平平,於世無所求,於人無爭,平平安安過一輩子。遇到佛法,老實念佛,你來生到極樂世界作佛去了。 這個世界清苦一點好,為什麼?有出離心。如果在這個世間富貴,有享受,捨不得離開;在這個世間過的生活很苦,對這裡沒有留戀,很容易出離,往生沒障礙。往生的時候障礙就是在這裡有留戀,捨不得離開,變成最後一著,極樂世界去不了,依舊搞六道輪迴,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老師告訴我,一萬個人當中,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三、五個。大多數不能去,什麼原因?有留戀,這是真的,一點不假。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榜樣,一生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圓寂的時候是在樹林,不是在房子裡頭。這是表演給我們,捨得幹乾淨淨。 佛的一生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那個財不是錢財,釋迦牟尼佛一文...

【沒有福報不能領眾,人家不服你。 有福報的人,人家服他。 】

老恩师:【没有福报不能领众,人家不服你。有福报的人,人家服他。】      🌈所以我们自己先身心安稳,然后才能帮助别人身心安稳;我们自己修福,才能勉励别人修福。修福非常重要,特别是教化众生。有智慧,没有福报,不能教化众生。所以我们在经上看到,佛成佛了,成佛是智慧圆满了,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修福报。没有福报,你说,不能服人。那么多人都听你的,这是福报。所以佛教我们「福慧双修」,福还在慧的前面。没有福报不能领众,人家不服你。有福报的人,人家服他。诸位如果仔细去读历史,观察这个世间,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公司行号,那些领导人都是有福的,不见得有智慧。他有福报,人家都听他的,聪明智慧很高的人也听他的。有很多大老板底下用的人都是博士,他自己小学都没有毕业,那些人服服贴贴,都听他指挥,这是福报。所以要晓得,做一个领导人要修大福报。福从哪里修?布施。对于一切大众要存慈悲心照顾大家,为大家服务,像父母对儿女一样,为儿女服务,照顾儿女,这没有讲代价的,这是修福。 摘自:沙弥律要节录(第七集) ----------------------------------------­­­­­­------------- 回向偈: 願以所修諸功德, 悉皆供養三寶尊, 願佛聖法普昌隆, 功德迴向諸眾生, 怨親近疏恩仇等, 永離四苦三毒害,  解脫生死輪迴海, 得證佛果不退轉。 敬请常念阿彌陀佛,願世界和平。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佛菩薩🙇🏻‍♀️🙇🏻‍♀️🙇🏻‍♀️感恩淨空老法師🙇🏻‍♀️🙇🏻‍♀️🙇🏻‍♀️ 祈願正法久住🙇🏻‍♀️🙇🏻‍♀️🙇🏻‍♀️阿彌陀佛🙇🏻‍♀️🙇🏻‍♀️🙇🏻‍♀️ 🙏🏻      ⭕️結緣法马来西亚法宝结缘区 (免费结缘)

讀經,讀經目的是開解、是明理,幫助我們看破。念佛是修持,幫助我們放下,只念佛不念其他的,世出世間一切法我統統不念了,只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決定正確。

讀經,讀經目的是開解、是明理,幫助我們看破。 念佛是修持,幫助我們放下,只念佛不念其他的,世出世間一切法我統統不念了,只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決定正確。 凡是念佛人,真正念佛人,一定得到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度眾生,願願都加持一切眾生,願願都加持念佛人。佛這樣加持,我們沒有感覺得佛加持,或者我們再說白一點,什麼叫加持也不懂?佛保佑,這個大家懂得。佛菩薩保佑我,我沒有覺得佛菩薩在保佑我們。其實佛菩薩念念當中都在保佑你,念念當中都在照顧你,一時一刻都沒有空過;那你功夫怎麼會不得力?我們今天之所以不能夠覺察到佛保佑我們,沒有覺察到佛照顧我們,是我們的心太粗,我們的念頭太雜,我們貪瞋痴業障習氣太重,所以沒有發現。到這些業障習氣稍微輕一點,你就感覺到了,諸佛如來確確實實在保佑我們,在照顧我們,從無間斷。得佛力加持,無論在解行上,進步會更快。 講經說法 - 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 第55集 - 華藏衛星電視台:淨空老和尚的電視講經弘法道場 https://share.google/5q0tB9pV1fkEglRu6

真正學佛人不會遇到災難,遇到災難的時候肯定佛菩薩現身來照顧。真正學佛人,佛菩薩一天到晚都在身邊,我們沒有覺察到,這真的不是假的。

淨空法師:只要你真學佛,佛菩薩一天到晚都在身邊護佑 🔹我們要相信,諸佛菩薩真有,大慈大悲,真遇到急難的時候他就來了。只要我們自己真誠,道心不能退轉,不能有懷疑、不能有猶豫,菩薩一定照顧你,比什麼人都可靠;人靠不住,什麼都靠不住,佛菩薩靠得住。   🔹虛雲老和尚現身給我們說法,我們在這個地方要得到啟示、要得到信心。真正學佛人不會遇到災難,遇到災難的時候肯定佛菩薩現身來照顧。真正學佛人,佛菩薩一天到晚都在身邊,我們沒有覺察到,這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佛教我們,學佛的人「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這句話比什麼都要緊。我們是一念妄心,感應就沒有了,念念都是真心,念念是誠意,這就對了。不離菩薩業,菩薩這個六項的作業,我們要在生活當中做到,在工作裡面做到,在待人接物要做到。要有布施的心,至少笑面迎人,這是布施,見人不肯笑一笑,這是不肯布施,這吝嗇。   🔹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言語要叫人生歡喜,這都是布施。這種布施是內財布施,是我們用身體的表現,外財是身外之物。所以要修布施。言語不離佛法,最好不離阿彌陀佛,聲聲阿彌陀佛灌到眾生耳根裡面去,這法布施。在現前這個時代,遇到一切眾生,安慰他、勉勵他,災難信息很多,讓他對這些事情不害怕,遠離恐怖。要教他相信佛法,真正學佛的人,在急難的時候,佛菩薩決定現身來幫助你。虛雲老和尚這個例子是真實的,一點都不假,這種例子在感應這些書裡頭就太多太多了,為什麼不相信?   🔹人與人之間相處要知道忍辱,要知道規矩,規矩就是持戒。把《弟子規》做到,現在做的人少,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的,《感應篇》做到,《十善業道》做到,真佛弟子。如果這些東西沒做到,不會有感應,為什麼?不真誠。誠則靈,真誠到極處,就感應佛菩薩來照顧你,感應護法善神照顧你。如果你還有邪思、還有邪念,也有人來照顧你,誰?冤親債主、邪魔外道,這些東西來照顧你,你的麻煩就大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六九集

你的業障很重,重在什麽地方?見異思遷。聽一個人跟一個人學,聽兩個人又想跟那個人學,天天在換題目,恐怕到老都一事無成,總想找一個快的方法,有效的方法,你已經找到了,你不相信有什麽法子?諸佛如來都說,念阿彌陀佛功德第一。

淨空法師:你的業障很重,重在天天換題目! 【問】:下一個問題,他說吃素、皈依已經好幾年了,但是偶爾在夢中會看到或吃到不該吃的東西,弟子感到很害怕,到時候會障礙自己臨終大事,而見不到彌陀。 【答】:這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這是說明習氣很重。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許多人都有這個問題,自己的修學功夫不夠,敵不過習氣。但是這種問題不必害怕,自己認真努力,堅持不要改變,時間久了,你才學幾年佛,你要學到二十年、三十年不間斷,自自然然就轉過來,所以需要時間,需要功夫。 【問】:以前聽從印光祖師、廣欽老和尚等都勸人持念「南無阿彌陀佛」,本也想立定誌向,不換題目,就學老太婆們專持這一聲佛號到底。但最近又聽聞其他法師說,六字大明咒、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種種功德利益,遂使弟子心起無明,無從遵循。雖也曾經聽其他法師說道,持哪一種都一樣,只要有緣就好,弟子咸認為只要利益大,能事半功倍的,埋頭一路念下去,終有感應道交時。故請法師慈悲,弟子應如何對治? 【答】:你的業障很重,重在什麽地方?見異思遷。聽一個人跟一個人學,聽兩個人又想跟那個人學,天天在換題目,恐怕到老都一事無成,總想找一個快的方法,有效的方法,你已經找到了,你不相信有什麽法子?諸佛如來都說,念阿彌陀佛功德第一。 我們在慈雲灌頂法師,這是乾隆年間我們佛門有位大德,他的著作非常多,大概有四十多種,都收在日本《續藏經》裡頭,了不起的一位大德。 他曾經說過,這個話在《觀無量壽佛經疏鈔》里頭,那書是他作的,他在裡面講過這麽一句話:你所犯的罪業極重,所有經懺(這個懺悔)都懺不了的業,沒有辦法,什麽都失效了,最後有一樣東西可以把它懺掉,什麽東西?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力量超過所有一切的經懺佛事。 你看你遇到了印光法師、廣欽老和尚不是教給你了嗎?你不相信,這是你業障深重!你還要改念其他的,念阿彌陀佛怕得罪觀世音菩薩,怕得罪地藏王菩薩。其實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都念阿彌陀佛,你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一定要有信心,不能夠隨便聽別人的話,隨便聽人家話,你一定走錯路子,這也就是沒有遇到好老師。 那我們過去遇到的老師,你看跟老師頭一個條件就是不可以聽別人的話。我到臺中去見李老師,想做他的學生,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只可以聽我講經說法,任何就是法師大德、在家居士講經,一律不準聽,頭一條。第二條從今之後看的書,不管是佛書、是世間書,都要得他同意,他要不...

淨空法師:【我是解悟,不是證悟,信念是這一生在六道是最後生】

淨空法師:【我是解悟,不是證悟,信念是這一生在六道是最後生】        這幾年,很多人說災難問題,災難不是我說的。我是凡夫,不是聖人,跟你們一樣。不同地方,就是六十一年天天讀經,天天分享,把我讀的東西講給大家聽,五十四年了(2012)。        這六十年跟經典做朋友,我對經典是解悟,不是證悟。所以我沒有神通,也沒有預知能力,特異功能統統沒有。 你們知道的事情比我多,我講經後,就不看電視,不看報紙,跟媒體脫節。        一些新聞信息,是學佛同學傳給我,有正面,有負面。什麼態度應對?我不管它是真是假,不放在心上。從遇到淨宗,對淨宗產生信心,只有一個念頭,這一生是我在六道輪迴的最後生,最後一次,來生不搞這個把戲了,決定往生淨土。        我聽老師的話,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這李(炳南)老師教我的,換心。從前心很複雜,妄念、雜念很多,一樣一樣清除,打掃得乾乾淨淨,把阿彌陀佛請進來,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         現在《華嚴經》不講了,也不讀,每天讀的經就是《無量壽經》,黃念祖老居士註解。科判是我跟黃念老沒見面時編的,現在把科判會在裡頭,《無量壽經》是淨土大經,所以題目就用《淨土大經科註》。年歲大了,來日無多,念念求生淨土。         我真信,真想往生,真念佛。災難有沒有,與我沒關係。與大家有沒有關係?實在說,也沒有關係。真正學佛的人,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是增上緣,幫助我境界提升,就是好緣。         順境善緣要特別小心,為什麼?怕起貪瞋痴慢。如果是逆境惡緣,決定不能生怨恨。換句話說,一切境緣現前,一定要懂得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就是真心。真心清淨,沒有染汙,不受任何影響,真心平等,沒有高下、真心覺悟,不迷惑,就對了。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337集

【嘴上說放下了,實際上沒放下,所以功夫不得力】

【嘴上說放下了,實際上沒放下,所以功夫不得力】 淨空法師: 我們今天看到很多念佛人,李老師也常說,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三、五個,六十年前講的; 六十年後的今天,一萬人當中大概只有一、二個。 從三、五個降到一、二個,什麼原因? 信願持名功夫不得力,原因就在此地。 怎麼樣功夫得力? 有大乘助行,功夫就得力。 佛祖是這麼告訴我們的,淨業三福、六和敬、戒定慧三學、六波羅蜜、普賢十願,這是大乘共學,一切大乘法都以這個為基礎,這是戒。 沒有這個基礎,所以你信願持名功夫不得力。 你再仔細觀察那些往生的人,你細細觀察,他日常生活當中,淨業三福有沒有做到? 有,包括鍋漏匠。 他自己不知道,一個明白人一觀察、一分析,他具足,他有。 六和他有,他跟任何人都和睦,他不會跟一切人事物對立、競爭,他沒有; 三學他有,六波羅蜜他有,乃至於普賢十願,他對一切人事物恭敬,他對於人好的地方會讚歎,不善的地方絕口不提。 你細心觀察,然後一條一條的去對號,都對得上。 他自己不知道,暗合道妙,因為人老實忠厚,他自然做到了,沒人教他。 所以他一生能夠圓滿成就。 不能成就的,知識分子,煩惱習氣很重,貪瞋痴慢疑、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沒放下。 嘴上說放下了,實際上沒放下,所以功夫不得力。 也沒有遇到好的增上緣,沒見過,所以那個真正的意願發不出來,怎麼發都發不出來。 寫出文字,口頭做報告,大眾面前求懺悔,實際上,內心裡頭沒有真正改變過來。 這個原因、深因,就是我們不是從小紮的根,我們是半路上紮的根。 不能說沒有根,這根不牢,禁不起大風大浪,大風來了,連根都拔掉了,這事情很多,都在眼前。 我們看到了,要生高度的警覺心,反省自己有沒有這個毛病,別人不要去管他。 會修行的人,見到別人的善,想我有沒有,有很好,保持,沒有要跟進,要向他學習; 看到別人不善,要想想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所以每個人對我們都有恩、都有德,他提醒我; 沒有這些人事物天天在提醒,我們自己墮落了自己不知道,這愚痴。 這麼多人在面前表演,叫大恩大德,虧得他在身邊提醒,我們才能守住,叫歷事鍊心。 先是守,然後智慧現前就化了、就沒有了,念頭都沒有了,這才契入佛境界、菩薩境界。不通過試驗、考驗的都不能作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4Eb3xWXBwQ/

【真正往生的人臨終之前頭腦一定很清楚】

【淨空老法師:真正往生的人臨終之前頭腦一定很清楚】 🪷🪷🪷 淨空老法師: 每一個念佛往生的都說往生極樂世界,那是恭維他,說好聽的,不見得是真的。 縱然臨命終時,全身柔軟,頭頂發熱,也不一定是往生,這不能不知道。 生天的人也是頭頂熱,如果來生到人間是大福報,他到這個世間來做國王的,也會頭頂發熱,這些瑞相現前,可以斷定他不墮三惡道,這是真的,往生靠不住。 往生什麼是真的?他自己說,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我現在去了,這是真的,這真往生,他自己沒有說靠不住。 真正往生的人臨終之前頭腦一定很清楚。 所以學佛人也最怕痴呆症,老年痴呆症,一得痴呆症麻煩可就大了,助念都不保險。 恭錄自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五五集)

㊙️【福人居福地】這個人有福,他住在這個地方風水自然就好,道理在此地,不是他找的。 福地福人居,福地,一定是有福,跟它相稱的,不相稱的他在這裡住不下去。

阿彌陀佛🙏#福人居福地【淨空老和尚:這些祖師大德人好、心好、修行好,他住在那個地方住上三年,風水不好的都變成最好的。】 「佛菩薩指導我們就是這個原理,就是這個原則,你好好的修福,你住的地方就是福地,無論你住哪個地方都是福地。這是真的,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 淨空老和尚: 我們要是想選擇居住的地方,哪個地方好,找一塊好地方,風水好的,在那個地方居住,特別是修行。 修行人在山林裡面建築的寺院道場,懂得風水的人,風水家去看,每一處都是寶地。 風水家佩服這些出家人,你看他們找的地都是寶地,寶地都被他們找去了。 其實祖師大德裡頭懂風水的有,少數,不多。 為什麼好地方都是他的?人好,不是他找的地方好,不是,這些祖師大德人好、心好、修行好,他住在那個地方住上三年,風水不好的都變成最好的。 這就是諺語所謂是「福人居福地」,這個人有福,他住在這個地方風水自然就好,道理在此地,不是他找的。 福地福人居,福地,一定是有福,跟它相稱的,不相稱的他在這裡住不下去。 那是一塊風水寶地,沒有福報的人在那裡住不住,一定要相應,不相應怎麼行。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要不要再去看風水?不要了,風水看我,我何必看風水。 我的心正,我的心清淨,我的心善良,我住在這個地方住三年,這個地方就是寶地,三年這個地方山河大地全都轉過來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明瞭。 特別是現在這個社會動亂,地球上災變這麼多,學佛的人是凡夫,並沒有成就,於是也得求佛菩薩,求感應。 佛菩薩指導我們就是這個原理,就是這個原則,你好好的修福,你住的地方就是福地,無論你住哪個地方都是福地。 這是真的,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恭錄自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五五集) #淨空老和尚 #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傳遞正能量讓世界充满爱  #為佛陀之弟子作人類之良友 #清净平等觉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消災增福敬请常身口意常念阿彌陀佛

【上根聽教理,貫通整個佛教,次根聽教義,貫通淨宗】

淨空法師:【上根聽教理,貫通整個佛教,次根聽教義,貫通淨宗】        從前李(炳南)老師常講,講堂聽眾,一般大概能聽多少?十之一二,十分只聽個一分、二分。學生呢?大概聽到三分、四分。如果學生指定明天覆講,今天這一座經,他會聚精會神,大概可以聽到六成到七成。        當年在李老師會下,我是老師盯得很緊的人。排座位,排第一個,他在講臺上,我在臺下跟他面對面,要完全聚精會神。我聽經,比指定覆講的人聽得多,記憶力好,確實差不多可以聽到九成,我覆講也能講到九成。所以聽經不是容易事情,清淨心,念頭、妄想統統放下,一心專注,才真能體會經教的義趣。        我到臺中時,老師教導我,會聽的人聽教理,不是聽言語文字。理明白了,就一切貫通,一經通一切經通。上根的人聽教理,次根的人不得已而求其次,聽教義。義是一部分道理,不是完全的,完全是理,整個佛教貫通。淨土宗一宗能貫通,是義理。        所以會聽的人,沒有辦法契入教理,應當入教義,與這部經性質相同的都能貫通。再其次就沒有法子,講這部經只學這一部,這部經聽完會講,換一部經你就不會了。如果能夠聽教義,換一部還是能講。聽教理那就沒話說,什麼經都圓融。聽經是大福報,要珍惜,沒有大福報的人,在面前都聽不到,心不能專注。        早年韓(鍈)館長護持,我們沒有圖書館時,館長是真聽經,所以佛法有點基礎。以後有了道場,他管理道場,就不能聽經,修福,修慧就沒分。佛門諺語說,你要害那個人,冤家對頭,怎麼害他?請他作住持,作當家師。天天忙著修福,慧就沒有分了。        修福,來生是有漏福報,出不了六道輪迴,隨業受報。這一生造的善業多,善根厚,來生在人天享福。如果善根不厚,夾雜惡業,到畜生道、餓鬼道也享福。畜生道享福,現在富貴人家養寵物,就變成這個。鬼神道享福,變成福德鬼,像山神、土地公這一類,都有福。信徒初一、十五拜拜,就入了這一道,念佛都不容易往生。 本文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1773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Nkr3Q4ak7/

讀書千遍是戒律,要嚴持這個戒律,遍數讀夠,妄念沒有了,雜念沒有了,那就得定。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清淨平等生智慧,自然念的書全懂了,不要人講。(zen)

【有緣人不著相】每天聽經,讀誦不求解義,著重念清楚 我八十五歲澈底回頭,大經大論統統放下,不再搞了,問都不問,全心全意依《大乘無量壽經科註》,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希望一年從頭到尾講一遍,活多少年講多少遍,不再改題目。 一直念下去,一句佛號放在心上,萬緣放下。 希望真正有三個、五個,人不要多,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將來承傳《無量壽經》,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這種方式不間斷,就是用衛星電視,用網路教學。 自己居住地方很小,有個小攝影棚,但是我們影響很大,全世界都能收到。 只要肯收看,統統叫有緣人。 我們不需要著相,不需要見面,每天一塊聽經就很好。 現在(2014)學習班,全世界二十五個單位,我們利用網路連線。 上課時彼此能看見,我在螢幕上看到你們,你們在螢幕上看到我,說話聲音聽得到,如同面對面。 這個方法好,身心不受干擾。 將來辦學,這些科技得好好利用。 開很多課程,想學什麼,我過去教過的都留著錄像錄音,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你。 方法一定要用老辦法,就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以什麼為主?以讀誦為主。 古人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希望你讀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遍數念得多,念時不求解義,經裡什麼意思不求,只著重字念得清楚,句子沒念錯。 至於背誦,那是附(帶)作用,我們並不求背誦,但是熟透了,自然能背誦。 不要想這一句、這個字什麼意思,不去想它,要什麼? 自己悟,就是其義自見,著重自見。 會不會自見?真會自見。 什麼時候?清淨心自見。 讀書千遍是戒律,要嚴持這個戒律,遍數讀夠,妄念沒有了,雜念沒有了,那就得定。 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清淨平等生智慧,自然念的書全懂了,不要人講。 所以學校老師不需要講得很清楚,要督促學生遍數讀夠,大家在一起讀。 學生悟了,有小悟、大悟、徹悟,悟了之後,他講出來,老師給他作證,證明,同學一起研究。

㊙️「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本際就是本體,哲學裡面叫本體。(noumenon)

㊙️「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本際就是本體,哲學裡面叫本體。 真如實相就是一切現象離了妄就是真,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真心,你就能見到真相。 真相非有非無,不能想像,想像就著相了;不能言說,言說也著相了。 著相是凡夫,不著相就見到,見到了你很清楚,你也說不出來。 釋迦牟尼佛怎麼說出來?善巧方便。 利根的人懂了,聽明白了,利根畢竟是少數。 下下根人老實人,真正具備老實、聽話、真幹,這種人也能成就,他的成就跟上上根沒有兩樣。 所以你要問這些人往生到極樂世界什麼樣的品位?我告訴你們,上輩上品,他們生到極樂世界的品位,一定是十地菩薩,不在三賢,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四十一個位次,他們是最高層的。 我們要懂得道理,從理上去觀察就會看到。 實相的本際,「此即本經之所開示者」,這部經上講的就是。 所以我選擇這部經,我把所有經全放下,我要把精神、把時間統統集中在這一部上。 我提出來的一部經,《大乘無量壽經》;一句佛號,阿彌陀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決定得生淨土。 淨土大經科註 16 (老和尚講演全集APP) (轉載) 本體 英文 (noumenon)

一生不負債,「無債一身輕」。你把真相看清楚,你就曉得那是真樂。一個人真正的福報要在晚年享福,那個福是真的。

淨空老恩師:真正靠得住的是佈施,一定要懂得修因才有好的果報! 實在說住大房子的人沒有住小房子的人快樂,我說的話都是真的。 你看住大房子的人,房子收拾整理要費多少時間,要費多少勞力,天天為什麼忙? 為房子忙,實在講房子是主人,他是房子的奴隸,天天伺候房子,不是他住房子,是房子住他,顛倒了。 這都是一般人愚痴、想不開,不知道過快樂的生活,要去過那些痛苦的生活。   我遇到一個同修,他做生意,住的房子是一百多萬的房子,一家只有夫妻兩個,年歲也不大,兩個小孩,大的小孩大概十一、二歲,小的七、八歲,住一百多萬的房子。 我說:生意怎麼樣? 生意很苦。 我說應該; 我說:如果你要換一個一、二十萬的房子,你不就不苦了。 他想起來也很有道理,房屋還是貸款,一個月的時候要付幾千塊錢的銀行利息,我說你怎麼不苦! 你當然要苦,你何必要跟人家比賽?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貧,貧得快樂,樂在哪裡? 一生不負債,「無債一身輕」。 我到中國大陸旅行,大陸同胞對於美國非常羨慕,我說: 美國人不如你們,他嚇了一跳:怎麼不如? 人家住洋房、汽車。 我就問他,我說:你們當中哪一個人負債過日子? 沒有,不負債。 美國人從生下來就負債,死了都還不清,住房子、汽車,都是賒賬賒來的,月月要還錢,那個壓力多重,哪有你們快樂! 你們沒有事情在路旁邊擺個小桌子,在那裡吃花生米,喝酒聊天,閒情逸致,美國人沒有辦法享你們這個福,有什麼好羨慕的? 你把真相看清楚,你就曉得那是真樂。 美國人有什麼樂? 假期到外面旅遊,旅遊,雖然暫時放下了,那個擔子還在肩上,想想苦不堪言,哪有樂? 沒有樂趣。 所以在真正人生享受上,現在歐美人比不上中國人。 他們精神上真快樂,物質上一樣,吃飽穿暖就夠了,房子雖沒有你漂亮,一樣可以遮蔽風雨,真有樂趣。 所以佛給我們講的話句句都是真實。 你生活節儉,沒有負擔,這個多快樂。 量入為出,能節儉,這最好,能有一點多餘的做好事修福。 一個人真正的福報要在晚年享福,那個福是真的。 年輕福就享掉了,到晚年困苦那就可憐了,沒有人同情你,也沒人幫助你。 所以年輕,我還有多餘的,我多佈施,我多修福,我把福報留在晚年來享,這個人就很聰明。   這個福報是不能積財,財靠不住的,這個錢會貶值,沒有用處,不可以存。 你要是買房子、地的話,也都靠不住,沒有一樣靠得住的。 真正靠得住是佈施,幫助別人,這個是真正靠得住,決定不會...

㊙️真妄是一不是二

㊙️真妄是一不是二 我們要認真努力,要了解事實真相,那就是真妄是一不是二。你統統明瞭,說它是妄,它真的是妄,為什麼?它是剎那生滅,它不是真的。就像我們看電視、看電影,我用電影來做比喻大家好懂。我這裡一捲,這是從前,現在的電影是數碼的,沒有膠片了,我用這個來做比喻。 這是電影的底片,幻燈片,它在放映機裡面,用幻燈機打在銀幕上。鏡頭一打開一張,一張幻燈片照在銀幕上,再把鏡頭關掉換第二張,再打開鏡頭第二張,張張不一樣。一秒鐘放多少張?二十四張。我們在銀幕上看到就好像是真的,其實銀幕上的片子,一秒鐘二十四張幻燈片。 二十四張幻燈片合在一起,我們眼睛看花了,把它看作是真的,其實張張獨立。那我們現前這個世界,一秒鐘多少張你知不知道?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千六百兆張。電影一秒鐘是二十四個生滅,我們就被它欺騙了,以為是真的;現實環境裡面,一秒鐘是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 所以佛說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就與這個道理一樣。你明白這個是假的,知道這個假相那不就是真的了嗎?一般人不知道、不曉得。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我看那個電影,知道這是幻燈片,一張一張連續在播放,我了解這個,真相大白,那就是真的。你看到是假的,我看到是真的;我了解真相,你不了解真相;你迷在裡頭我不迷,我清清楚楚。 妄即是真,真即是妄,所以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心現的,一切法的基礎是心。就跟科學家今天告訴我們,物質的基礎是念頭,物質是從念頭上變現出來的。那我們這個文一開端的時候,「色從心造,全體是心」,跟今天科學家發現的完全相同。 經上這個話,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講的,科學家的報告是最近,一九八0年以後,最近發現的,完全相同,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個文就得要多念幾遍,慢慢細心的去體會。體會不到沒有關係,就老實念佛,念佛重要,佛念多了自然就看懂了。為什麼?佛念多了,心定了、心清淨了,定跟清淨心與這個理相應,很容易明白這個道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二六四集)2012/3/31 檔名:02-037-0264

【布施是捨】捨欲望,捨錯誤的知見,要把這個放下。我們的知見全有問題,誰的知見沒有問題?聖人的知見沒有問題。為什麼?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人,起心動念生智慧。凡夫,起心動念生煩惱,生什麼?自私自利,不一樣。

淨空法師:【真實受用經典教誨,才是真實智慧】 🔹「講誦受聽」,講經,誦經,接受經典的教誨。這個接受,是一定要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當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真正得到經典教誨的受用,這真真實利益。如果只是聽懂了,沒有把它落實在生活上,這怎麼看法?章嘉大師告訴我,我跟他學的時候是二十幾歲,我記得是二六、二七、二十八,我跟他三年,我向他老人家請教,他老人家說得很痛快:他沒聽懂。說得好!真聽懂了,哪有不落實的道理? 落實才得真實受用,才是真實智慧。似懂非懂,聽了之後沒有透澈理解,我們講一知半解,那個不太可能落實。真正聽了之後落實的,他聽懂了,他得受用了。 這個受用如果時間長,他很可能會開悟。為什麼? 佛跟聖人之道,沒有一個不是教我們放下欲望。佛教人,教菩薩六波羅蜜,布施。 布施是什麼?是捨。捨什麼?捨欲望,捨錯誤的知見,要把這個放下。我們的知見全有問題,誰的知見沒有問題?聖人的知見沒有問題。為什麼?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人,起心動念生智慧。凡夫,起心動念生煩惱,生什麼?自私自利,不一樣。 本文節錄自【2014淨土大經科註】273集

記住,「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要求真東西,要自性當中求。心外求法錯了,心外沒法。連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個東西都要回歸自性,你才有悟處。(svabhāva)

【要求真東西,要自性當中求】 記住,「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要求真東西,要自性當中求。心外求法錯了,心外沒法。連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個東西都要回歸自性,你才有悟處。 你不能夠,佛經上的術語叫「消歸自性」,不能消歸自性,那是什麼? 常識,常識是心外之法。你看得很多、記得很多,我們今天講常識、知識,不是智慧。知識跟智慧是兩樁事情,智慧是從內心生出來的;知識不是,知識從外面,見聞覺知,從這來的。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記得的,中國人叫記問之學,這是知識。東方人重視智慧,不重視記問之學;重視悟處,開悟,不重視記得多少。 幼年的時代,孩童的時代記憶力好,讓你多背書,目的不是在記憶,這個要曉得。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叫你不要打妄想。因為你不背書,小孩也會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很傷人,不好,養成習慣很糟糕,所以叫你去背書去。真正目的是把妄想打掉,那個記憶是附帶的,不重視記憶,重視開悟,重視開智慧。開智慧一定是清淨心,清淨心生智慧。所以記東西太多的時候,也把智慧的門堵塞了,不開智慧。把所記的東西消歸自性,全變成智慧,就得用這道手續,一定消歸自性,回歸到自性去。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五二集)2012/3/25《淨空老法師講述》 https://youtu.be/gUk-yN5Btws (圖文轉載臉書 善知識)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SPKjy2Um/ 自性 梵語:: (svabhāva)

一定要知道,凡是會引起你發脾氣的,都是魔現前。魔看到你功德修得那麼多,沒法子破壞,就想辦法讓你生氣。你也真乖、真聽話,就把功德燒掉,這是什麼?沒有智慧。

淨空法師法語 一定要知道,凡是會引起你發脾氣的,都是魔現前。 魔看到你功德修得那麼多,沒法子破壞,就想辦法讓你生氣。 你也真乖、真聽話,就把功德燒掉,這是什麼? 沒有智慧。

【功夫不夠,境界遠離有好處】

【功夫不夠,境界遠離有好處】 一心專至,稱念彌陀,則容易使熟處變生,生處變熟,這兩句話古來祖師大德們常說的。什麼是眾生熟處?很熟,不必要作意,隨時你會想起來,那是什麼?愛染貪著,這是眾生的熟處。愛名愛利、貪財貪色,那是熟處,不必要人教的,自然這個念頭就起來。 念佛是生處,不熟,常常把念佛忘掉,緊要的關頭提不起來,生處!如果把它顛倒一下,熟處變成生處,生處變成熟處,我們道業就成功。把貪瞋痴慢變成生處,把一心專念變成熟處,重要是在此地。 菩提正念是眾生生處,生疏,不熟,常常忘掉。調轉過來,這才有可能在臨終最後這一念,臨終,神識離開身體是最痛苦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把不住。人斷氣了,神識沒離開,神識得慢慢離開,離開的時候非常痛苦。佛在經上有個比喻,譬喻活的烏龜,把牠的殼拔下來,生龜脫殼,你就想到那種痛苦。靈魂離開身體,痛苦就像生龜脫殼。 這個時候如果提起正念想到念佛,一聲佛號他都能往生淨土。這個話什麼意思?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一聲佛號都想不起來,都難得,他太苦了。所以彌陀慈悲,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跟他都有感應,他都來接引。他不來接引,沒有人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極樂世界怎麼去法,沒人知道。一定要來接引,接引才是究竟圓滿的慈悲。 平常我們對於財色名食睡就要淡化,不能夠貪戀。斷說得容易,做不容易,但是漸漸的要淡薄,這就是功夫,這就是古人所講的踏實之處,這腳踏實地老老實實真去做。在功夫不夠深的時候,這些境界遠離有好處,不要接觸,接觸容易引起煩惱,這個煩惱就是貪瞋痴慢疑,遠離比較好。 有相當的功夫,那個接觸就沒有關係,接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時候可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接引眾生、教化眾生,不能不接觸,這裡頭的分寸必須自己去拿捏。如果接觸還會起心動念,就趕緊遠離,自己功夫不夠,決定不容許自己再墮落下去,這比什麼都重要!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四二集)《淨空老法師講述》 https://youtu.be/1IFBBEJEf9M

你的日子過得很辛苦,苦從哪裡來的?貪求,貪心沒有止境,那就苦海無邊。如果知足,你的苦就止住了、停止了,後面的生活是常樂。什麼時候把苦離開?知足,苦就沒有了。(Happiness consists in contentment)

淨空法師:什麼時候把苦離開?知足,苦就沒有了。 餓鬼道的業因,主要的是貪心,貪心墮餓鬼。明明講六道,為什麼世間人常常講人死了就作鬼,說得這麼肯定?我們聽到之後,也感覺得很奇怪,但是仔細想一想,也還挺有道理的。什麼道理?你想想,這個世間人哪個不貪?貪財、貪名、貪色、好吃,「財色名食睡」他都貪愛,只要是貪,就是餓鬼的業因。 這麼樣看來,真的大多數人死了都作鬼,所以說是他作鬼,說得也不為過,也還有點道理。但是我們要曉得,人死不一定去作鬼,完全看他的業因。畜生道是愚痴。修羅道是好勝,貢高我慢修一切善法,這是墮在阿修羅道。 六道的業因,我們都清楚、都明瞭了,就知道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自己在六道、在十法界,完全是自己作主,不是別人作主。這是大學問,這是人生第一樁大事情。佛告訴我們,第一殊勝、最殊勝的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六道之外,還有阿羅漢、還有辟支佛,有菩薩、有佛,我們為什麼不去作菩薩、不去作佛?那才是真正聰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這部經,目的就是叫我們去作佛,超越六道輪回去作佛去。佛的生活空間就大了,盡虛空遍法界是他的生活空間;不像六道的空間小,這個圈子小,很難超越。我們要想不墮地獄,要修慈悲心、愛心。 愛心怎麼修法?每一個人在世間都有你心愛之物,你想一想,你這一生當中什麼事情是你最心愛的?你把這個愛心擴大,愛一切眾生,這就是大慈大悲;把這個愛心擴大,瞋恨就消除了。 如果常常心裡想著不高興的事情,「哪個人得罪我,這個人我還沒有報復他」,天天動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不好,這個念頭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而且這個念頭是地獄的業因,最不好的一個念頭。 為什麼不多想一想別人的好處?多看看別人做的好事?把這個念頭轉過來,地獄這個罪業就消了。縱然有業因,緣沒有了,就不會墮地獄。餓鬼道是貪心,這一條也很難斷。要有高度的警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知足常樂,絕不過分的希求,你就過得很快樂、很自在。 你的日子過得很辛苦,苦從哪裡來的?貪求,貪心沒有止境,那就苦海無邊。如果知足,你的苦就止住了、停止了,後面的生活是常樂。什麼時候把苦離開?知足,苦就沒有了。 穿衣,衣知足了,天天想穿好衣服的那個苦就沒有了。 飲食知足了,不再講求色香味,那個苦你也沒有了。所以五欲六塵,你對哪一樣知足,那一樣的苦你就離開了,離苦就得樂。佛菩薩、祖師大德們都這樣示現給我們看。

我們要把這句佛號當作命根

我們要把這句佛號當作命根 淨空老法師 你無量劫到今天,你的善根福德圓滿了,不是圓滿你不可能沒有懷疑,不可能完全相信。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我們遇到就是有緣,但是緣不足,還有懷疑,怎麼辦?能學鍋漏匠,能學海賢法師,把這句佛號當作命根。  老和尚說得好,「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命根子」,這話說得對。 你抓住這句佛號日夜不間斷,至少要像諦閒老和尚教鍋漏匠的,這句佛號念下去,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不分晝夜。  為什麼?把你的善根福德補足。補足了,什麼時候補足?不懷疑補足了,再沒有兩個主意補足了, 我一心一意就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念,證明你補足了,證明你決定得生。這是我奉勸同學的。

什麼是「禪定」?定就是放下,禪就是看破,禪定兩個字合起來就是看破、放下。(what is zen)

什麼是「禪定」?定就是放下,禪就是看破,禪定兩個字合起來就是看破、放下。 禪,外不著相,換句話說,真正能做到不受外面環境影響了,所謂是八風吹不動。八風吹不動這是剛剛得禪定的樣子,不是很深的,剛剛得到的那個樣子,就是你不會受外頭境界影響了,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能夠如如不動。     釋迦牟尼佛如何教化眾生(第2集)                    2003/10/23 定是不動,就是《金剛經》上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是禪,如如不動是定,你的心定了。一切時、一切處都在定中,這個定不是盤腿面壁,行、住、坐、臥都在定中,言談舉止也在定中。記住,定的定義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生智慧!     釋迦牟尼佛如何教化眾生(第2集)                    2003/10/23 世尊告訴須菩提「不取於相」,要懂得什麼叫不取,不要錯會了意思!「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是不是不要?不是的,不是在事上離,事事無礙,你離它幹什麼!在哪裡離?在心裡頭離,心才會障礙,事沒有妨礙。所以經上教給我們離相、教給我們不取,都是在心上,心裡頭不要執著。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470集)                     2001/11/8 「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就是修定。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吃飯,不要著吃飯的相,有些人吃飯很考究,要講求色香味美,著相了;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動心了。你在吃飯裡面看到飯菜,你能夠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吃得很舒服,所以吃飯是修一心不亂,吃飯是修定;再者穿衣也是修定,接客也是修定。               地藏經玄義(第1集)                     ...

【我們要道,不一定要廟】

【我們要道,不一定要廟】 今天佛法衰了,衰在哪裡? 衰在沒有人說法。 寺廟很多,從前李老師常常勉勵我們,「有廟無道,不能興教」,這是真的。 廟重不重要? 廟不重要。 怎麼知道不重要?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生教學四十九年,沒有建一個寺廟。 他在哪裡講經? 在曠野、在樹林底下、在水邊,他人在哪裡,那個地方就叫道場,就叫法會。 法會,不是今天我們所謂的法會,法會是大眾在一起,聽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聽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請教,佛給我們詳細解答,這個大會叫做法會。 沒有任何建築,世尊一生都如此。 最後入般涅槃,在雙樹間,還在樹林裡頭。 這個表法的用意很深,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要道,不一定要廟,廟有沒有是緣分。有人發心建一個道場,好事;沒有人發心,不建道場,也是好事。不要有分別,不要有執著。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五二集)2012/3/25《淨空老法師講述》 https://youtu.be/OJEc4dylRPc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F4mvaRUmZ/

【依教奉行,護法神保護你】(The guardian deity protects you)

【依教奉行,護法神保護你】 老師把三皈,三皈是佛法,不管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從起心動念到言語造作,不能夠離開清淨平等覺,這是最高指導原則。 你看一進佛門,首先就把這個傳授給你,你從今之後,依這個方向、依這個目標去修學,你才能超凡入聖。 這叫真正的三皈依。那我們現在受了,受了怎麼樣? 還是迷而不覺,還是染而不淨、邪而不正,跟沒受沒兩樣,沒什麼改變。這三皈是假的,不是真的。如果真的三皈,你這心裡頭不離開覺正淨。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日夜有三十六位護法神保護你;五戒每一條有五位護戒神,五戒你都做到了,就有二十五位護戒神保護你。你不會被邪魅附體,不會,你的護法神、護戒神很多。 學佛還被附體的現象,可見得你沒做到,你的護戒神、護法神都遠離你,走了,不護持你了。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我們受三皈或者是受戒,要不要到戒壇去接受那個儀式? 給諸位說,那儀式不重要。我早年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是什麼? 你真正發心想學,你就得了。 我真正發心要學佛,我看到經典上寫的這個三皈依,我真的要學,認真學習,我明白了,你就真的受了。 看到五戒,不殺生,自己就發個願,我這一生絕不傷害一切眾生,這條戒你得到了。不偷盜,我發心我這一生絕不佔人家一點便宜,這條戒你得到了。 戒壇受那些儀規沒有做到,還是沒用!那不是真的。 這些護法神他認真不認假,假的,他一看一笑了之;真的,沒有通過戒壇這些儀式,他一樣守護你。 這個道理是真的,我們要想清楚。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八十四集)2010/7/19《淨空老法師講述》 https://youtu.be/NCYRGVoomNQ 圖文轉載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FCMWAWkqu/ 護法神保護你 英文

【 最近的水災,跟龍王不相干。你斷貪,水災就沒有了!】

1 〈 明因識果系列 7 〉 【 最近的水災,跟龍王不相干。你斷貪,水災就沒有了!】   感恩  淨空老和尚  慈悲開示: ■  問 >> 最近經常發生水災,天津的一些居士想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裝進塑料袋包好沉入海底,供養渤海龍王,想以此方法減輕水災,是否如法? 請慈悲開示。 ■  答 >> 心很好,不如法! 因為水災,說老實話跟龍王不相干,因此你把《大藏經》沉下去,龍王也無可奈何,他也沒有辦法。 佛在《楞嚴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災難從哪裡產生的? 「一切法從心想生」。 水災是貪心,你看人貪的時候,好吃,貪的時候會流口水,所以貪所感應的是水災。 火,火災是瞋恚,人一發脾氣,你看臉都紅了,所以瞋恚是感應火災。 愚癡感應風災;不平,貢高我慢,心不平,感應的是地震。 現在人不相信,這些自然災害都是眾生業力感召,我們希望沒有水災,大家不要有貪心,水災就沒有。 不是龍王管的事情,龍王自己也做不了主,道理一定要懂,佛講得是有道理。 凡是心不平,都是與地震有關係。所以我到美國舊金山,看到那個城市,我一看,這個地方的居民人心不平。 他說你怎麼知道?地不平,舊金山的市區高高低低、上上下下的,那個地方不好住。 所以我們選擇居住地方,一定要選擇很平坦地方,中國人講究風水,他會想到這個,外國人他不懂這個。外國人他就地形高低來建房子,中國人一定把地平下來才蓋房子,不一樣。 你看中國人蓋房子都是平平整整的,方方正正的,人住得很舒服;外國人房子角好多,住在那裡是胡思亂想。 我曾經問過他,我看到那個房子很奇怪,角很多,我說你們住在這裡是不是胡思亂想?他說法師,你怎麼會知道?我說我看這個房子怪怪的,胡思亂想。 真的,一點都不錯,這就是環境影響人心,人心影響環境,彼此都會受影響,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我們都修斷貪瞋癡慢,這四種災難就沒有,你斷貪,水災就沒有了;斷瞋恚,火災就沒有了;斷愚癡,風災就沒有了;斷傲慢,地震就沒有了。 所以一定要相信「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佛經講的這是決定正確,沒有錯誤。我們自己平常修,在災難裡面我們不會有危險,所謂是有驚無險。 我們自己沒有貪瞋癡慢,縱然遇到了,也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所以這個比什麼都重要。(共業中的別業) 尤其現在災難很多,斷貪瞋癡,修戒定慧,這才是真正消災免難的方法...

教化的目的,希望一切眾生真正覺悟,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一體,真相是一家人,虛空法界是一家人,一個生命共同體。(Truth)

圖片
苦從什麼地方來的?|淨空老法師開示 教化的目的,希望一切眾生真正覺悟,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相是什麼? 真相是一體,真相是一家人,虛空法界是一家人,一個生命共同體。 從這個地方自自然然就流露出真誠無盡的愛心,佛家講的慈悲,自自然然的幫助一切眾生。 這是佛家講的普度眾生,普是普遍、平等的意思,沒有私心,沒有分別; 度就是幫助, 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佛知道苦樂的根源,眾生不知道。 苦從什麼地方來的? 苦的根是從不明瞭宇宙人生真相而來的。 所以 佛對於一切眾生的幫助,幫助的事太多太多了, 所謂是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幫助的事太多了。 這些事相裡面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情是幫助眾生開智慧,破迷開悟。 智慧開了, 這一切問題他自己就解決了。 恭錄自 隨緣開示32-167-0054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jnqEuaRi/

㊙️《念力的祕密》,裡面告訴我們,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The secret of telekinesis)

圖片
㊙️《念力的祕密》,裡面告訴我們,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 感恩恩師慈悲開示!萬法唯心;念佛制心一處:念力不可思議:無事不辦🙏🌹🙏🌹🙏南無阿彌陀佛 這樁事情佛在大小乘經裡面都說過,佛說的話很簡單: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制心一處就是念力, 這個地方講的心就是念頭。 我們一般凡夫,念力分散掉了,好像光,燈光,這個光分散掉了,四面八方統照到,隔一張紙就產生障礙。 如果把這個光集中在一點,它連鋼板都能穿透,有這麼大的力量,那叫激光。 集的面積愈小,力量就愈大。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 只要我們能把念頭集中在一點,世出世間事全能辦,對自己,身心健康。 科學家發現了, 人身體有病痛,甚至於得到很嚴重的,像癌症,不需要治療,自己會好。 怎麼好的? 念力。 中國有,外國也有。 而是這些人他有很善的念頭,他把他自己那個病的念頭忘掉了,從來不想自己有什麼病。 所以 帶著那些病的細胞自然恢復正常,念力。    這些年來夏威夷土著有一個治病的方法,非常有效果,聽說他治好了好幾千人。 他跟病人不要見面,只要你把病歷拿給他看,告訴他病人在什麼地方,不需要見面,縱然隔幾千里都沒關係,他的意念能把他的病治好。 怎麼治? 他想著,這個跟佛法講到的完全相同,想著什麼? 自他是一體。 他跟我是一體,現在我身上哪個部位生病了,我端正心念把我自己治好,對方就好了。 不要見面,沒有見過面,不需要用醫藥,什麼都不需要,他自己就好了。 他治好了有幾千個病例,我聽說這幾年日本跟美國很多人在學習。這方法高明!    今天整個世界社會會變成這樣子,也就是我們最近這三、四百年來,全心全力都注意在科學上,把傳統祖宗、宗教教的一些老方法丟掉了,所以產生這麼多的問題。 現在量子力學家來救世,把我們現在這種動亂、災變真因說出來了,是我們自己不善的心行所感得的。 確確實實是境隨心轉,身體是我們最近的一個境界,我們居住的山河大地,乃至於太空當中的星象,都是我們生活環境。 念力真正集中到一處, 像銀河裡面發生的問題都能解決,都能叫它恢復正常,叫它不越軌,念力確實是無限的。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PXRxf3g7/ 念力的祕密 英文 (The secret of telekinesis) 心電感應的秘密 ◼️搜尋關鍵字: 宇宙人生的真相, 自心現量, 念力的祕密, 量子力學, 零極...

如何能夠保住自己最後一念是念佛?這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課題。我們在念佛堂,日夜不間斷地念為什麼?訓練、練習,希望在臨命終時用得上。(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 topic now)

淨空老恩師:我們一生當中生活要節儉,我們累積的福報,臨終時候來享受。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大福報。 可是我們如何能夠保住自己最後一念是念佛? 這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課題。 我們在念佛堂, 日夜不間斷地念為什麼? 訓練、練習,希望在臨命終時用得上。 可是許許多多事實告訴我們,臨命終時生病了、昏迷了、人事不省了那怎麼辦? 這是最危險的關頭,人在這種狀況之下,助念都幫不上忙。 所以不能沒有福,福是我們平常要修積,積德累功,這是修福。 積德就是存好心,念念利益眾生、利益社會; 累功,功就是行好事,說好話。 我們今天提倡“四好”,要很認真、很努力地去做,為眾生不要為自己。 有力量,全心全力幫助別人,求什麼? 什麼都不求,只求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顛倒,不迷惑,這大福報! 因為你很清楚、很明白,十法界由你自己選擇,你有能力選擇。 這一迷惑顛倒, 你就沒有能力選擇。 沒有能力選擇,一定是隨業所轉,被你的業力牽著轉,你自己做不了主,那個人叫沒有福報。 在生的時候,享盡榮華富貴,他的福報享完了、享盡了,臨走的時候沒福報。 所以 我們明白這些道理,瞭解事實真相,我們一生當中要學大聖大賢,生活要節儉、要樸實,我們累積的福報,臨終時候來享受。 這就說明十法界到哪一界去投胎,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自己選擇決不會選擇惡道,哪有那麼笨的人? 一定選擇你自己喜歡去的地方。 但是這裡頭有條件的,我們必須具備這些條件,這些條件在平時修積。 平常不知道積德累功的人,只知道貪圖享受的人,不要說到臨命終,晚年的時候福報就享盡了,晚年生活就非常清苦,沒有人照顧。 甚至於我們也常聽說,有些老人死了,死了好幾天才被鄰居發現,你說這個多可憐! 臨命終時自己清楚,不生病,有同參善友送你,幫你助念,這是真實的大福報。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經上講得很清楚,這些話一個字我們都不能夠疏忽。 “受佛教化”,這一句話很重要。 “我”是阿彌陀佛自稱,“受我法化”,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也就在這一句。 阿彌陀佛為往生的人講經說法,從來沒有間斷過,那個地方六塵說法; 不但正報阿彌陀佛示現種種身,阿彌陀佛甚至於還變化成種種眾鳥,你喜歡的,現眾鳥身來給你說法。 喜歡孔雀,現孔雀身;喜歡白鶴,現白鶴身,全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連西方極樂世界的小橋流水,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不可思議! 說法不間斷,我們在那個環境就沒有再迷惑的時候,你想迷...

㊙️【來迎之佛即是自心之佛】這佛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誰的心想生?我自己的心想生,我想阿彌陀佛來接引我,阿彌陀佛真來了。這佛是什麼?這佛是我心想之佛,是我自性之佛。妙!這真話。

㊙️【來迎之佛即是自心之佛】 「故來迎之佛即是自心之佛。」 這佛從哪裡來的? 從心想生。 誰的心想生? 我自己的心想生,我想阿彌陀佛來接引我,阿彌陀佛真來了。 這佛是什麼? 這佛是我心想之佛, 是我自性之佛。妙!這真話。 西方極樂世界是從我自性生的,極樂世界裡面無量無邊無數的菩薩,三輩九品,即是自心之菩薩。 阿彌陀佛分無量無邊身,幹什麼? 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念佛的眾生,那無量無邊諸佛也是我自性所生。 這個話聽了之後要慢慢的去想,這是真話,想明白了就開悟了。 不想,不想天天念,「來迎之佛即是自心之佛」,常常想這句話,常常念這句話,就有機會在定中、在夢中見佛了。  節錄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四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ih3b8QmS/

南無阿彌陀佛=了生死+消業障+增福慧
佛說:㊙️「信願持名」為 往生 正因

敬請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語錄 文章分類 關鍵字 標籤

Veagn_Health1 health1 karma840001 rich2 一切法得成於忍2 一切法從心想生11 一切眾生阿彌陀佛3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1 一心2 一心念佛1 一念不生謂之誠1 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1 一真法界2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1 一體3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2 三學1 三布施致富增福慧7 三年往生1 三昧1 三省吾身1 上淨下空老和尚的一生1 不可思議3 不怕念起就怕覺遲1 不死1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1 世尊1 中元普渡1 中元節1 中國傳統文化2 中醫1 了凡先生1 了凡四訓10 了生死4 五常1 五德2 五戒1 五欲1 五毒3 五行1 人命在呼吸間2 人命無常呼吸間4 人棄常則妖興2 人生1 人生就是一場夢1 人生無常1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1 人生要有好老師3 人生酬業5 人身難得3 人間地獄1 什麼是心1 仁義禮智信1 代表1 以心控物1 以戒為師以苦為師1 1 佛不度無緣之人1 佛像1 佛典故事1 佛堂1 佛學名相1 佛度有緣人2 佛弟子1 佛心1 佛教2 佛教名相1 佛教術語1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2 佛法3 佛號1 佛說十善業道經2 佛陀教育1 來不及1 供佛1 俞淨意1 信解行證1 信願持名1 信願持名求生淨土4 修淨土1 修福2 修行13 修行的目的1 假的1 做人1 健康4 偶像明星1 傳家之寶1 傷害1 儉能勝禍虛能受福1 儒釋道2 光明1 免疫力1 公案2 六念3 六道輪迴5 冤親債主2 凡事都有因果1 出家1 出離心1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3 劉素雲居士2 劉素雲老師2 功夫3 功夫成片3 功德是定慧1 十善1 十善業道3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1 十念法1 南方1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1 南無觀世音菩薩2 南無阿彌陀佛8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1 厚德載物1 參學1 反省1 受新歲經1 古人筆記1 可憐憫者1 吃虧是福1 合十1 合掌1 命運1 咒語1 品味1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2 唵嘛呢叭咪吽1 問題1 善巧方便1 善根福德1 善知識2 善護口業1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1 四弘誓願4 四禪八定1 回頭4 因戒得定因定開慧2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1 因果故事1 因緣1 在劫難逃1 地獄7 地獄五條根1 地藏經3 境界2 墨寶1 墮胎1 夏蓮居老居士1 夢到鬼1 夢幻泡影1 夢從心想生1 大乘佛法3 大徹大悟1 大方廣佛華嚴經2 天下第一家1 天地鬼神1 天機不可洩露1 太上感應篇2 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1 如是說1 妄想分別執著1 妄盡還源1 妄盡還源觀3 妄語1 孔子1 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1 孝悌忠信1 學佛的目的1 學佛答問10 宇宙人生的真相11 宗教3 定功1 家和萬事興1 富貴學道難1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1 山西小院1 布施8 布施致富增福慧7 帶業往生2 常寂光2 平等心1 幸福1 廣修供養1 廣結法緣1 弘一大師1 往生10 心態1 心淨則佛土淨2 心生萬法1 忍辱4 快樂1 念佛11 念佛堂1 念佛就是積德1 念佛往生不退成佛1 念佛成佛7 念佛成佛了生死27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1 念佛機2 念力3 念念成形形皆有識1 念頭1 悟道法師1 悟道法師開示1 情執2 感應1 慈悲1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2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2 懺悔7 成佛之道45 我從哪裡來的?1 戒律1 戒邪淫1 戲論1 手機是第一大魔頭1 投胎1 投胎轉世1 拜祖先1 持戒2 1 授記1 改變命運的鑰匙4 改造命運心想事成1 改過自新1 放下11 放下萬緣1 教學1 教育4 早安1 明心見性3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1 星雲法師1 普賢十大願王1 普賢行1 智慧6 最高的境界1 末劫1 末日1 末法時代2 末法時期2 東西1 格物1 梁雅妍師兄1 楞嚴經2 業力2 業障2 極樂世界3 極樂寺LINE_VOOM1 次第1 正念1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41 民俗1 決定一生的關鍵字1 法國巴黎1 法寶1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3 法性1 法華尼後身作官妓1 法身1 活動1 海賢老和尚4 消業障5 淨修法要9 淨土大經55 淨土大經科註1 淨宗同學守則1 淨宗學會2 淨業三福2 淨空之友3 淨空法師說故事1 淨空老和尚開示1 淨空老法師文物展1 淨而不染1 深信因果2 清淨3 清淨平等覺11 清淨心6 溫良恭儉讓1 澳洲淨宗學院1 1 火燒功德林1 災難3 無上正等正覺1 無住生心1 無常2 無我1 無明1 無著2 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1 無量壽經9 煩惱4 煩惱即菩提1 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1 物質1 玄一1 玄一好書推薦2 玄一淨友3 玄一淨空之友1 玄一讀書1 玄一讀經修定1 現代災難的省思1 琉璃王1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1 生財之道1 疾病1 病毒1 痛苦2 發大誓願1 發菩提心2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1 發財1 發財之道1 百千萬劫難遭遇1 目犍連1 直心是道場1 相好1 相隨心轉2 真實1 真心2 真我1 真正的我1 真誠2 眾生無邊誓願度1 破四相1 破我執1 破法執1 破迷開悟1 破迷開悟離苦得樂2 示現1 神愛世人5 神通1 福城1 福報2 福慧雙修2 福至心靈2 禪定6 禮敬諸佛1 禮義廉恥1 科學1 秘密4 積功累德2 積德1 2 立命之學1 章嘉大師2 算命1 節儉1 素齋養生5 素齋養生消業障9 細胞1 結緣1 經典2 經行1 網路是魔王的道場1 綺語1 緣份1 罵人1 美容1 老實1 老實念佛1 老實聽話真幹1 聯合國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總部1 聽師父說17 能量3 脾氣2 自尋煩惱1 自心現量7 自性7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1 自殺1 自覺1 致富1 致富之道6 舍利1 1 若真修道人不問世間過1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1 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1 苦難2 莊嚴1 菩薩1 菩薩六度萬行8 菩薩道1 華嚴經4 華藏淨宗學會法寶結緣1 萬惡淫為首2 萬緣放下1 萬靈丹1 蓮池大師2 蓮社1 藕益大師1 表演1 西方三聖1 西方極樂世界3 要心出家1 親情是輪回的根1 覺光遠照1 覺心1 覺悟4 觀照1 語錄1 誠敬1 誠敬謙和1 論死生事大1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2 讀經2 財神1 財色名食睡1 財色名食睡 地獄五條根1 超度2 身教1 輪迴3 轉念1 農曆七月1 迴向1 迷信1 這個世間是假的1 這是真的不是假的1 通靈1 1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2 釋迦族1 釋迦牟尼佛2 金剛經2 開悟3 開智慧1 開示1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1 閻羅王1 阿彌陀佛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1 阿彌陀佛就是諸法實相1 阿彌陀佛念佛成佛1 阿彌陀經1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2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 阿賴耶2 阿賴耶識1 陀羅尼1 隨緣1 隨緣不攀緣2 隱惡揚善1 離苦得樂1 零極限2 靈魂2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莫論人非1 預知1 預言2 風水1 養生之道15 高下1 黃泉1 龐貝城1
顯示更多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

熱搜:周潤發拜見淨空老法師
瀏覽次數:1.7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