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5的文章

自殺墮胎「末日現象」很可怕!(suicide abortion)

圖片
自殺墮胎「末日現象」很可怕! ( 自殺 ) 佛經講: 「上吊後,中陰身不能投胎,他要找替身,找不到替身就不能投胎;不能投胎,鬼魂每七天又要去吊一次,很苦!」 ( 墮胎 ) 小孩是來報恩的,你墮胎把他殺掉了,你是恩將仇報,來生再碰到時,他就不是報恩,他是來報仇的。 小孩是來報仇的,你把他殺掉了,仇上加仇,不得了! 自殺 墮胎 英文 (suicide abortion) 標籤: 末法時代, 末日, 自殺, 墮胎,

《楞嚴經》上說得好:「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你吃牠半斤,來生要還牠八兩。這是說業因果報,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Killing for life, debt for money)

圖片
[淨土大經解演義](五四二)-2 《淨空老法師講述》:   我學佛半年就吃長素,為什麼?我懂的理並不多,我害怕果報。這個果報是我親自看到的,我看到我父親走的時候的果報。父親是個好人,他造的罪業很重,什麼罪?喜歡打獵。 抗戰期間他是軍人,軍械官,管什麼東西? 管武器,所以槍枝彈藥就非常方便。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大概十五、六歲,家裡面長長短短的槍八枝,管武器的,子彈是一箱一箱拿回家來的,所以打獵了。每天早晨起來,天還沒亮,就把我跟弟弟叫起來,跟他一起去打獵。我弟弟他還很小,他不敢放槍。我們十六、七歲,就可以了,我也跟著他一起打,打了三年。每天至少都要打十發子彈,所以槍法是練出來的。要不要瞄準?不需要,幾乎是百發百中,我也練到這個本事,天天練,天天打。   學佛之後一回想,我父親死的時候是跟《地藏經》上所說的完全一樣,看到山往山上跑,人骨瘦如柴,可是力氣很大,幾個人都抓不住他,看到水就往水裡面鑽,非常可憐。那是什麼?殺生的果報,打獵在山上,抓魚在水裡頭。魚是怎麼抓的?用炸藥,在水底下爆破,魚整個翻上來。一顆炸藥下去之後,總有幾千條魚。那個時候不知道,所以戰爭那些年當中生活非常艱難,我們家裡天天有野味吃。可是勝利之後,也不過就是五年之間,他就遭這麼痛苦,這樣死去。 我學了佛,一看《地藏經》就呆了,講的完全一樣,不敢吃肉了。 所以章嘉大師教我修布施,我頭一個就是學放生。自己沒有這個力量,大眾放生,我們歡喜出錢出力,跟著一起去。這個罪業造得太重了。 《楞嚴經》上說得好:「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你吃牠半斤,來生要還牠八兩。這是說業因果報,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   這些年來,好像是整個宇宙、整個世界來了一個總清算。許許多多學佛的同學,在家、出家的都有,冤親債主來索命的、來討債的,時有所聞。這個事情不是迷信,不是假的。也就是最近大概三個月之前,有個學佛的同修,在家的,他氣喘病很多年了,老是治不好。閉一個月關念佛,發現氣喘是一個冤親債主住在他身上,叫他受這個罪,這才發現了。發現之後他真懺悔,他稱氣喘菩薩,稱他這個債主,要求他不要跟他為難,讓他能夠把經念好,能把佛號念好,希望這個冤親債主菩薩跟他一起修行,他把自己修行功德迴向給他,求生淨土。這個心一發,果然氣喘病就沒有了。他說氣喘菩薩在不在?在,就在他身邊。一個月以後,他告訴他,阿彌陀佛接他到極樂世界去了,他氣喘病就沒有了,不用治就好...

《歷事練心》事是什麽?境界。在一切境界裏練什麽?練自己的清凈心。(Cultivating the mind)

圖片
《歷事練心》 修行不能離開社會,不能離開人事環境,不能離開。 因為什麼? 真功夫要從這個地方磨練。就如刀,刀要鋒利,不能離開磨刀石。 離開磨刀石, 你的刀怎麼鋒利? 俗話說: 要禁得起時代的考驗,禁得起這些人事環境考驗,在這裡頭鍊什麼? 鍊一心不亂、鍊清淨心, 你這個功夫才能成就。 (玄一學佛修行: 《一心就是成就》 心是佛。 境是魔。 魔就是磨。 無魔不成佛。 苦難是老師。 以戒為師,以苦為師。) ◼️ 歷事練心,練什麽心?練清凈心 1 修凈土,在修一切法門裏面,我自己幾十年當中所體驗的,它妙!妙在什麽地方?不管我們在什麽環境裏頭,待人接物當中,我們就修一心,它沒有障礙。 2 順境裏面大家歡喜我,我修一心,沒障礙;逆境裏,這個恨我、那個討厭我,這個罵我、那個想打我,我還是修一心不亂,還是不妨礙。這是在自己心地裏面修,不受外境影響。 3 但是修別的法門會受影響,譬如初學參禪,你一定要有很靜的地方去打坐。念佛人,熱鬧場中一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口不念,我心念,不妨礙。行住坐臥都可以念,躺在床上也能念,但是躺在床上念佛傷身體,所以默念就好,金剛持也好。 4 今天說老實話,學佛修別的法門來不及了!不是別的法門不好,別的法門沒有這麽快、沒有這麽方便! 這個方法是最容易成就的一種修行方法,可以說是毫不受外境干擾, 像《華嚴》裏頭所示現的“歷事練心”,事是什麽?境界。在一切境界裏練什麽?練自己的清凈心。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3S76VxrE/ @玄一學佛修行: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修行就是修心。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歷事練心,如淨蓮花。 以戒為師,以苦為師。 清淨是戒,平等是定,覺是慧。 定生慧。善生福。 清淨平等,覺而不迷, 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修心 英文 (Cultivating the mind) 培養思想 歷事練心 英文 Cultivation of our mind by learning through experience 通過經驗學習來培養我們的思想。 標籤: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我們到這人間來幹什麼?來受果報的。業因果報,絲毫不爽,你要是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你這一生無論過什麼樣的生活,你不再怨天,不再尤人。(self-inflicted)

圖片
淨空老法師法語——不怨天,不尤人。 我們每一個人,絕對不是只有這一生,人有過去,既然有過去,當然就有未來。我們都相信有三世因果,都相信六道輪迴,這個是事實。 我們觀察這個世間,以及自己這一生當中,甚至於生生世世在六道、在十法界是一回什麼事?說穿了,“因緣果報”四個字!這是事實真相,就是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得惡報,就這麼一樁事情。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真理,明了這個事實真相,縱然我們物質生活很艱難、很困苦,也不怨天,不尤人。 我們要想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命運,首先第一個條件——不怨天,不尤人,這是改造命運成敗最重要的關鍵。如果你有“怨天尤人”這個念頭,你的命運就改不了。 佛在經上說得好,我們這一生所受的一切,這是果報。有果必有因,因是前生。前一世造的因,今生受果報,今生所造的因,來生受果報。 我們到這人間來幹什麼? 來受果報的。業因果報,絲毫不爽,你要是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你這一生無論過什麼樣的生活,你不再怨天,不再尤人。 佛法裡面常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菩薩畏因,因為他知道果報之可怕!所以菩薩對一切眾生,決定不起一個惡念;日常生活行為當中,決定不會做一樁傷害眾生的事情。 眾生迷惑顛倒,天天在造惡因,果報現前,他害怕,眾生畏果;菩薩不怕果報,果報來了,他樂意承受,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這是在所不免,自作自受。   南無阿彌陀佛! (圖文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W4ZEmp2B/ 玄一: 我們到這人間來幹什麼 英文 What are we doing in this world? 自作自受 英文 (self-inflicted) 自己造成的 標籤: 人生酬業,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自作自受, 

㊙️【易行難信之法】(easy and difficult to believe)

圖片
㊙️【易行難信之法】 淨空老法師: 往生到極樂世界,生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的生活待遇,你的智慧,等於等覺菩薩。這一點叫人懷疑,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其他的還可以相信,這怎麼能做得到?一個凡夫在我們這個世界,要修無量劫才能修到,生生世世都修得好,一次比一次增進,要無量劫長的時間。 西方極樂世界,前面我們舉和尚瑩珂的例子,三天修成,再過三天就往生,誰能相信?所以這個法門叫易行,很容易成就,難信,真難信!易行難信之法,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不能不知道。 能相信都是善根非常深厚,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你聽到這個法門才會相信。所以聽到這個法門,學習這個法門,不能相信,這正常現象,很正常,是這個樣子。 我們接觸佛友,大眾,談到淨宗,能信的,我們心裡有數,這人善根深厚,過去無量劫中供養諸佛如來。至於不能相信,半信半疑,信心生不起來,可以原諒他,他沒有這麼厚的善根,他憑什麼相信?就是說信是要憑過去生中修學的成績來算的。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390集) 2016/10/27 方法重要,一定要懂得鍥而不捨,真幹。 讀書干遍,其義自見。讀經是修念佛三昧。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求生淨土。 是提升品位,這是真的,其他事都是假的,要真幹。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11k2TL9i/ 易行難信之法 英文 (The method of easy and difficult to believe) 容易且難以相信的方法 標籤: 成佛之道, 

《超越情執》善根是能信、能解、真信、真解,福德是真幹,大福德的人一定是放下身心世界,那真的福德。(go beyond)

感恩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開示: 《超越情執》 我們看清楚一定要回過頭來想一想自己,我有沒有善根福德?緣是遇到了,有沒有善根福德? 善根是能信、能解、真信、真解,福德是真幹,大福德的人一定是放下身心世界,那真的福德。 我們今天不能說不信,不能說不解,不能說沒有願,為什麼功夫不得力? 我們信願解行 裡面有疑問、有夾雜。 為什麼會夾雜? 世緣放不下。 對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有貪戀,貪戀裡面最重要的無過於情執。 能夠超越情執真正是大善根、大福德,為什麼? 他決定成就,而且成就肯定比一般人高。 情執太深不肯放下,縱然往生還是凡聖同居土,這個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 我們是希望自己生到極樂世界品位增高,還是真的甘心下品下生就滿足? 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 果然情執太重,恐怕到時候往生不了,要放下,什麼時候放下? 現在就要放下。 不要說是現在我還年輕,等我老了再放下,等我快死的時候再放下,恐怕到那時候來不及,那時候你自己做不了主,現在就要養成習慣。 印光大師教我們常常想著‘死’字,天天看這個字,常常想這個字,一口氣不來真的就死了。 一定要知道我們在這個世間時間不長,來生來世怎麼辦? 生死一定要認識清楚,身有生死,靈性不生不滅,迷的時候叫靈魂,悟的時候叫靈性。 靈魂變成靈性那叫變易生死,學佛的人知道有兩種生死,叫分段生死、變易生死。 我們這個身體生死是分段生死,靈魂向上提陞這叫變易生死,那個沒有生死的現象。 確實它不生不滅,是靈魂轉迷為悟,它覺悟,覺悟了叫靈性,不叫靈魂。 沒覺悟靈魂出不了六道輪迴,覺悟之後它就超越,為什麼? 六道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再留戀六道這就超越。 不是它沒有能力超越,它留戀這個地方,不想超越,這迷了,所以覺悟就超越。 我們要珍惜我們的靈性,不再幹糊塗事,佛在經教裡面教導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六道不留戀,四聖法界也不留戀。 諸位要知道,四聖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那個地方叫淨土,為什麼叫淨? 善惡沒有了。 有善有惡是染污不清淨,你看你造的善事,三善道受報,造的惡事是三惡道受報,這在輪迴,六道是染污,是穢土,五濁惡世,這要知道。 在佛菩薩眼睛裡面六道是苦海,頭出頭沒,佛看這些眾生常常嘆著說‘可憐憫者’,糊塗,本來不需要受這個罪,糊塗。 迷得深的人還以此為樂,真的不想出去,只有覺悟的人明白。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ht...

【施者比受者更有福】《古蘭經》上說的。這個話要用現代話來講,我們替別人服務,比我們接受別人對我服務更有福。換句話說,什麼人是有福的人?為眾生服務的人,這個人有福了。(The giver is more blessed than the receiver)

六时吉祥💞念佛吉祥💞阿彌陀佛 #什麼人是有福的人?   我們要很認真努力在這裡學習。怎麼個學習法? 念念為眾生著想,不要為我著想,為別人服務,不要求別人為我服務,要懂這個道理。 這些話,回教《古蘭經》裡頭都說,它說“施者比受者更有福”, 《古蘭經》上說的。 這個話要用現代話來講,我們替別人服務,比我們接受別人對我服務更有福。 換句話說, 什麼人是有福的人? 為眾生服務的人, 這個人有福了。 這個在《新舊約》裡頭也有。 佛是更進一層,為眾生服務這裡頭還沒有忘掉“我”,佛家是為一切眾生服務,把“我”忘掉了,於是這個福報就更大了,這個福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 “我”沒有忘掉,決定在六道輪迴。 我們犯偷盜戒了嗎?    人一定要做個明白人,不要做個糊塗人,作糊塗人就壞了。所以處事待人接物,在生活工作裡面,記住古人一句教訓:“吃虧是福,難得糊塗”,那個糊塗是假糊塗,不是真的。決定不可以存佔便宜的念頭,佔便宜那你就吃了大虧。   我在講席當中跟大家常說,我說的是比較要深一層,我常講到持戒,有佔便宜的念頭戒就破了。 這個戒是什麼? 偷盜戒,佔便宜的念頭是偷盜戒,你就犯了,這是我們特別要小心謹慎的。 我們還有這個體力,還有這個智慧、有這個能力,多為一切眾生服務,多為這個社會服務,多為世界服務,你服務的面愈廣,福就愈大。 我們不是希求福報而服務,我們是希求佛果,我們是希求無上菩提,絕不是求福。所以希望大家深深體會這個大道理。 #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 #好好念佛 #熄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 #傳遞正能量讓世界充滿愛 💞 #為佛陀之弟子作人類之良友 #消災增福敬請常念阿彌陀佛 #願一切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  #願一切眾生深信因果發菩提心  #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GekFqNF4D/ 六念:念施 施者比受者更有福 英文 (The giver is more blessed than the receiver)

如何消除業障?懺悔。真心祈求的時,若無感應,障礙不在佛法,障礙在自己本身,這是自己有業障。只要消除業障,有求必應。(give response to every prayer)

【只要消除業障,有求必應】 我早年學佛, 心中也是有所希求, 章嘉大師告訴我: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他老人家教我求的方法,非常有效果。 他說: 「真心祈求的時,若無感應,障礙不在佛法,障礙在自己本身,這是自己有業障。只要消除業障,有求必應。」 我向老師請教: 「如何消除業障?」 他說:「懺悔。」 真正消除業障,有求必應。 懺除業障絕對不是拜梁皇懺、拜水懺,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 何謂實質? 後不再造。 譬如, 我們起了不好的意念,說了不好的話,做了不好的事,現在知道是罪過,從此以後不再犯錯,此為真懺悔,如此方能消除業障。 若只在佛菩薩面前念經、念咒,以爲這是懺悔;念完之後再造,造了以後再去念,就完全會錯了佛的意思。 業障習氣重不要怕, 要有耐心、要有時間來消除。 袁了凡先生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我也用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時間,無如此長的時間不行; 毛病、習氣自己一定要克服,要常常提醒自己。 所以古人重視讀誦, 非常有道理。 我自己此生能成就,得力於講台。 我四十多年未離開講台,天天講經,天天勸別人,天天勸自己;別人是否得到利益,我不知道,我自己真得利益了。 此為佛法說的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如無長時間的熏修, 如何能成就? 我們的毛病、習氣是無量劫熏習而成的,現在我們要把壞的習氣、惡的習氣捨掉,要學古聖先賢,要學諸佛菩薩,需要時間。 所以要有決心、有毅力,斷除自己的習氣,如此才能圓滿成就。 師承-淨空老法師談章嘉 大師 佛像桌布 彌陀風景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3qqdi2gM/ 有求必應 英文 (give response to every prayer) 回應每一個祈禱 標籤: 改變命運的鑰匙, 懺悔業障, 消業障, 知過能改後不再造,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讚歎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真正學佛學通達了,沒有不回過頭來專修凈土,求生凈土的。(the king of all Buddhas)

圖片
淨空老法師: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讚歎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 「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真正學佛學通達了,沒有不回過頭來專修凈土,求生凈土的。 本師釋迦牟尼佛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是讚歎到了頂峰,勸我們修學這個法門。 祂把自己成佛的法門教給我們,傳授給我們,這個恩德太大了。 我們得到這個法門,一生穩穩當當就成佛。 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的總名號,一切諸佛的通號, 所以世尊才稱贊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我們要相信,相信的人有福。 有許多同修都感到自己業障深重,造了許多罪業。 你的罪業怎麼消法,用任何方式去修功德、消罪業,都比不上這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這是真的,可惜眾生不知道,跟他講,他不相信,也不能接受,所以他的罪業消不了。 唯此一法能真正滅罪,他又不相信,也不懂,這就難了。 灌頂大師告訴我們,世間人造作一切罪業,極重罪業,佛經上所有的法門,都沒有辦法幫助你化解、消除,你造極重的罪業。 只有一種方法能幫助你滅罪,就是念阿彌陀佛。 於是我們就知道了,佛門裡面消災滅罪的,最普遍的是焰口、大悲懺、地藏懺,最大規模的水陸大懺,叫水陸法會,這規模最大的,都是修懺悔法,總比不上念佛。 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一定要知道。 我們現在明白,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修行證果,到最後總結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古大德為我們說明,佛號展開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展開就是十方諸佛所說的一切法,歸納起來是這一句佛號。 所以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把十方三世佛所說的一切經教,統統都念完了,你說這多殊勝! 如果我們自己感覺業障深重,什麼樣的經法消不了的業障,我們當下這一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就能消。 佛號到底起多大作用, 最重要的還是你的心。 你的心信解到什麼程度,它就起什麼程度的作用;你要是不信它,念了不起作用;你有一分信心,就起一分作用;你有十分信心,就起十分作用,這是真理,我們一定要相信。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應該要放下。 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是自性的德號,我們要把它念起來,這就對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4ANagNpP/ 佛中之王 英文 the king of all Buddhas

釋迦牟尼佛辦班教學的目標是什麼?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學,它跟宗教不相干,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用今天宗教這個定義來看佛教,佛教跟它不相應。佛法所追求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夠解決一切問題,讓我們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 (The goal of teaching)

圖片
釋迦牟尼佛辦班教學的目標是什麼? 淨空老法師專集 淨空老法師開示・佛學篇12 2024-03-31 佛教是教育,非宗教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開始教學,現在講辦班教學。 七十九歲圓寂,教學四十九年,辦班三百多屆。這個班有長有短,有的二、三年,有的二、三天,長短不定。 佛一生樂此不疲,快樂無比,教化了多少眾生! 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常隨弟子,佛走到哪裡跟到哪裡;而臨時來的人數,比常隨眾多很多。 釋迦牟尼佛沒有學校,在什麼地方上課? 山林樹下、河邊,大家坐在地上,這樣教!四十九年如一日,快樂無比。 所以,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學,它跟宗教不相干,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 用今天宗教這個定義來看佛教,佛教跟它不相應。 因為宗教有一個造物主、有一個真神,佛教沒有。 佛教中,佛陀、菩薩、阿羅漢都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 這些名詞都是梵語音譯過來的,是佛陀教學裡頭學位的名稱。 最高的學位稱為「佛陀」,像我們今天學校的博士學位; 第二個學位是「菩薩」,好比是碩士; 第三個學位是阿羅漢,好比是學士。 你修行到某一個階段,你就拿到學位了。 恭錄自 淨土大經科註 第549集2012/10/6 佛法教學的目標是什麼? 佛法既然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是教學,那麼它教學的目標是什麼? 這是經論裡頭我們常常讀到的一句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古時候把它翻作「無上正等正覺」, 這樣的譯法在從前沒有問題,在現在人就有問題,這句話我們還是很難理解,因此我們不能不把它說得更淺顯、更明白一點,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究竟圓滿的智慧」, 所以佛法所追求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夠解決一切問題,讓我們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 而整個佛經所說的(大家都知道佛的經典非常之多,這部《大藏經》浩如煙海)是什麼? 我們必須要明瞭、要清楚。 全部藏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我們用一句話把它說出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是我們本人。 由此可知,佛的教學對我們是如何的親切,在一切教育當中,沒有比佛教育更親切的,佛教育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 恭錄自 生活的藝術 佛法在世間為什麼? 就是為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真誠心怎麼修法? 對自己就是清淨平等覺。 清淨是定,阿羅漢所證得的; 平等也是定,菩薩證得的; 正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

佛弟子要修積功德、福德,坐在家裡念佛就修圓滿了。所以我提議,大家在家裡念佛。㊙️果真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慈悲心去唸,此地的人就有福報,此地有真正菩薩在念佛,為眾生消災免難,為眾生消除罪障。(Namo Amitabha at home)

淨空老法師: 坐在家裡念佛就修圓滿了,不要以為自己念這句佛號效果不大,不能產生作用,這種想法就錯了。 念佛功效之大小,不在人數多少,在念佛人的真誠心與心量。 若念佛人沒有私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心包太虛,量週沙界”,所念的每聲佛號,都能震動虛空法界。 這一個人念佛, 比一萬個人的念佛場還要殊勝。 果真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慈悲心去唸,此地的人就有福報,此地有真正菩薩在念佛,為眾生消災免難,為眾生消除罪障。 ㊙️佛弟子要修積功德、福德,坐在家裡念佛就修圓滿了。所以我提議,大家在家裡念佛。 以真誠、清淨、平等、覺悟、慈悲心念佛,就是大布施,一句佛號裡,三種布施都圓滿了: 我們用自己的體力、精神、音聲,這是屬於內財布施,內財布施勝過外財布施;外財是金銀財物。 我們稱念這句佛號,心裡想佛,口裡念佛,身體禮佛,這是智慧,這是法布施。 我們的心願願迴向法界眾生,祈求三寶加持,為眾生消災免難,這是無畏布施。 這三種布施都是最殊勝、最上乘的,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不會做。 而你在家裡,三種布施都圓滿了,念生來世你所得到的果報不可思議,無比的殊勝。 若有緣份建立道,集合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念佛,要將念佛的道理講解清楚,無論道場大小,功德都是圓滿的。 不肯做是不懂這個意思,不了解事實真相。 有機會、有緣分修世出世間第一等福報,第一等功德,因無知而錯過了,非常可惜。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YDNGQfkj/ 在家裡念佛 英文 (Namo Amitabha at home)

如何在這一生當中,保持著不退轉?只有一個方法,一天都不能離開經典。天天讀經、天天聽佛菩薩勸告,這才保持著不退轉。三天離開經典保不住了,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了,你保不住。(Avaivart)

圖片
如何在這一生當中,保持著不退轉? 只有一個方法, 一天都不能離開經典。 天天讀經、天天聽佛菩薩勸告,這才保持著不退轉。 三天離開經典保不住了,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了,你保不住。 ◼️ 淨空法師答同修提問: 我如何讓自己徹底放下的? 問:第一題,請問老法師,在你的修行中,是如何讓自己徹底放下,透徹了悟世間一切都是空的。 答:完全靠經教的學習。 我常常提醒同學們,學佛在這個時代,我們自己裡面的煩惱習氣很重,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怎麼能夠敵得過? 我唯一的方法就是講經。 講經,我不是講給別人聽的,我是講給自己聽的,別人是附帶的; 如果講給別人聽,我的目標達不到,所以我是講給自己聽。 將自己修學的心得,跟大家在一起分享,你們得多少跟我不相干,所以我五十七年來,沒有一天中斷學經教,我的利益是從這裡得來的。 我的基礎,告訴諸位,是過去韓館長給我奠定的。 我們相處三十年,三十年不是一個短時間,把我那一點毛病習氣統統給堵住了,這是對一生修行有大利益。 你說我能夠不管錢、不管事、不管人嗎? 這都是人之所好,都想管人管事管錢,我能不管嗎? 我跟她相處,我不能管,她管了,她不准我管。道場建立,圖書館館長是她。 你看也有不少悟字輩出家的,出家的都是跟她出家的,哪個來找跟我出家的時候,她決定不答應,她不收留的,跟她出家。 所以我三十年,她對我的幫助就是讓我在講台上一天都不缺,我就很滿意了。 所以逼著我不能不把管人管事管錢放下,徹底放下,她是我的大恩人! 沒有這樣一個善知識,我也逃不過這些誘惑,是好事,不是壞事。 我的成就是她幫助的,所以她生天,她有大功德、大福德。 我的成就愈大,她的福報就愈大。 我對她沒有怨恨,我對她只有讚歎,只有恭敬,只有感恩。 這個要知道,人家對待我們是成就我,她不是害我; 如果她把名聞利養都交給我,那是害我,我會掉到陷阱裡面去。 這是中國古諺語所說的,你要害一個人,你就叫他做當家,就叫他做執事,他有權,又管人、又管錢、又管財,絕大多數墮阿鼻地獄,這不是好事情。 可是這些事情又不能沒有人做,一個道場總要有人做,所以道場不能不講經,不能不念佛。執事要聽經、要念佛,他要不聽經、不念佛,他管這些事情一定出漏子,那個果報非常不好。 我們也可憐他,可憐他就是天天聽經,他沒聽懂,為什麼不懂? 就是煩惱障礙了他,心浮氣躁,佛來講他都聽不懂,自己有業障! 業障消除了...

佛講得透澈,一生富貴窮通,完全要自己負責任,與任何人都不相干,這是真理。不能不讀聖賢書,不能不讀佛經,知道人生怎麼做人,怎樣立足,怎樣是真的好人好事,什麼是假的好人好事。(sutra)

【富貴窮通,都是考試,一關一關通過】 阿彌陀佛 💞感恩淨空法師開示: 佛講得透澈,一生富貴窮通,完全要自己負責任,與任何人都不相干,這是真理。 怎能怪別人? 想通了,一切緣都是修行提升境界的增上緣,都有好處,幫助你斷煩惱,消業障。 毀謗、侮辱、障礙、陷害我的人,統統要感恩。 沒有這些人, 無始劫造的罪業怎麼消? 如果不服氣,心有怨恨,還要報復,麻煩大了,將來在六道,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雙方都有大苦。 今天學佛,明白了,這是替我消業障的恩人,沒有絲毫怨恨,有感恩心,自己境界提升了。 這些都是考試,一關一關通過,心裡真生歡喜,沒有煩惱。 沒有學佛之前,受不了,一定有怨恨,要報復。 現在心平氣和,什麼都沒有,提升了。修行功夫在這裡,這是逆境。 順境,高名厚利不起貪心,也在考驗,如如不動,不忘恩不負義。 在這家公司服務,老闆對我不錯,待遇雖然不高,那個公司知道,要給我加一倍工資、二倍工資,去不去? 能夠不貪財,不貪地位,這個地方老闆知道了,肯定升遷。 這個人難得,有忠有義,知恩報恩。 人品、德行在這些地方看,你是真正好人,佛菩薩讚歎,鬼神恭敬。 不仁不義,鬼神瞧不起你,眼前好像得到一點便宜,後面災難很多。 不能不讀聖賢書,不能不讀佛經,知道人生怎麼做人,怎樣立足,怎樣是真的好人好事,什麼是假的好人好事。 幹真的,不玩假的,被看破,一文不值。 人沒有看破,鬼神看破了,佛菩薩看破了。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323集 #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 #斷惡修善 #修行 #好好念佛   #熄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 #傳遞正能量讓世界充滿愛  #為佛陀之弟子作人類之良友  #消災增福敬請常念阿彌陀佛   #願一切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  #願一切眾生深信因果發菩提心  #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rjRSUqTz/ 佛經 英文 sutra

《彌陀經》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少了不行,福德少了也不行,因緣不具足也不行,三個條件湊在一起不簡單。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聞到淨土還得三個條件具足,這一生才會成就。(Three conditions)

圖片
淨空老和尚 :真幹,强迫自己聼經聞法,補善根之不足,念佛,補福德之不足。 《彌陀經》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少了不行,福德少了也不行,因緣不具足也不行,三個條件湊在一起不簡單。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聞到淨土還得三個條件具足,這一生才會成就。 三個條件不具足,這一生沒分,還搞六道輪迴,麻煩就大了。我們想超越輪迴,這三個根如果不足,補,這一生可以補得起來。用什麼方法補? 信願持名就補起來。真幹,強迫自己聽經聞法,補善根之不足,念佛,補福德之不足。 緣有了,現在我們遇到會集本,遇到黃念祖老居士註解,緣具足。遇到,相不相信?能不能懂?這是善根。不能相信,好好讀它,遍數讀多了,慢慢就(建立正)信,道理明白了。 佛四十九年講經,幫助大家斷疑生信,這是經典第一個目標,講經教學目的在此地。今天多聽多讀,慢慢相信了,善根補起來。福德是什麼?一向專念,真有福,大福德。 不必再修其他功德,這是圓滿功德,只要(一心)念佛,什麼功德都圓滿,都具足,其他用不著了(一法攝盡一切法)。念誦《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名號,就是天天修圓滿功德,真能消業障。 至心,一心念佛。沒有妄念,沒有雜念,沒有懷疑,這樣念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佛不說假話,天天念,念上幾年,無量劫罪業全都消掉了。業障消掉很明顯(凡夫是伏業懺,覺悟者是轉業懺、滅業懺),身體健康,相貌改了,精神振作起來,都是眼前的瑞相。 我見過,滿頭白髮老人,聽我講經他相信了,認真念佛,念了二、三年,頭髮黑了。非常高興,滿面紅光來看我。可不可能?可能。為什麼?境隨心轉。以前心不善,現在心純淨純善,壽命還很長,所以健康全恢復。不需要藥物,藥物都有副作用,真的少假的多,怕上當,盡可能不用藥物。 用全心全力來調養,頭一個相信,自己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把阿彌陀佛放在自己心裡,把心換成阿彌陀佛,最健康,無比殊勝。 阿彌陀佛在哪裡? 《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三輩往生是阿彌陀佛,隨便拈一法,一門深入,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你得到了。 ---------------------------------------­­­­­­--------------------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390集 ---------------------------------------­­­­­­---------------...

中國古老的諺語常講:「福至心靈」,福報現前的時候,智慧也就現前了,心思特別的靈敏,說明福跟慧的關係。(When good luck come)

圖片
大家都希求福慧增長, 不但是福德, 智慧也是從善業而生的。 中國古老的諺語常講:「福至心靈」, 福報現前的時候, 智慧也就現前了, 心思特別的靈敏, 說明福跟慧的關係。 為什麼? 因為它們的根 都是一個善心、善念、善行。 如果心行不善,這種人哪有福報? 世間不善之人, 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在享福的大富貴的人, 我們一定要明瞭, 他這個福報是前生修的, 不是這一生。 這一生所修的,果報在來世, 這是佛在經上常跟我們說: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這不是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嗎? 決定不是作惡多端的人有福報, 那你就完全看錯了。 不知道這一生的果報是前生修的。 我們今生所作所為,果報在來生, 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我這一生沒福,前生沒修, 這個不能怪別人。 所以真正明白道理、了解事實真相, 決定不會怨天尤人,心是安定的。 所謂是「心安理得」, 理明白了,心就安了。 我們想不想求福報? 想不想求智慧? 今生修因,來生福慧就現前了, 因果通三世,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    世出世間法你都搞清楚、搞明白了, 修福、修慧是當然之理。 我們要不要享受? 不要享受。 把我們修行的果報迴向給一切眾生, 布施供養一切眾生, 讓大家去享受,自己不要去享受。 為什麼? 這個福報,是有漏的福報。 如果你要享受這個福報, 你的功夫、你的道行決定會退轉。 你要不享受, 拿它來布施供養一切眾生, 你的道業會天天在增長。 所以諸佛菩薩他們所享受的 是無漏的果報, 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有漏的福報決定不享受, 去享受無漏的福報。 淨空法師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77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8Fqq7mjf7/ 福至心靈 英文 (When good luck come, one has good ideas) 當好運來的時候,一個人有好主意 標籤: 大乘佛法, 佛說十善業道經, 福至心靈,  諺語,

【究竟的事實真相就是萬法皆空】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把妄想、分別、執著斷乾淨,清淨心、平等心現前了,就能獲得如佛菩薩一樣的智慧。(empty)

圖片
「空」也要空|淨空老法師嘉言錄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 究竟的事實真相 就是「萬法皆空」, 天人告訴洪老居士 「來也空空,去也空空」, 這是究竟的事實真相。 「來」、「去」 二字的意思, 是指念頭的生、滅, 念頭生是「來」, 滅就是「去」, 來去在剎那之間。 明白這個意思, 當下就是「空空」。 佛法講三空—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最後連這個「空」也空了,就是連空的念頭都不能分別、執著。 分別空,執著空,還是不空,因為還有空的這個念頭,所以才說「空」也要空。 把妄想、分別、執著斷乾淨,清淨心、平等心現前了,就能獲得如佛菩薩一樣的智慧。 (981216早餐) ◎ 明瞭諸法是無所有,空空也是無所有、了不可得,能得的念頭與所得的一切物都是空空,我們的心才真正回歸到平靜,回歸到清淨、平等。 清淨平等是我們的真心本性,也是宗門所說的明心見性。 因此,我們就能體會到,為何世尊一生講經說法,《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就是一切眾生不知道諸法皆空的事實真相,不能行菩薩道。 菩薩道就是覺悟之道。 凡夫走的是迷惑之道,所以才出現十法界、六道、三途。 迷得重的是三途現象; 稍微輕一點的是六道; 再輕一點的是四聖法界。 無論三途、六道、四聖法界都是迷,都沒有契入空理,契入空理就證得一真法界。 (981121早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8J7ouXM69/ 萬法皆空 英文 all laws being empty. 所有法都是空的。 五蘊皆空 The Five Aggregates are empty. 標籤: 宇宙人生的真相, 諸法實相, 諸法空相, 萬法皆空,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秧】人只要有一念爭辯,不管是贏是輸,業障都到你身邊。所以修行人,是非不爭辯,不為自己爭取好處,否則這些都是業障。Do not argue right and wrong)

圖片
⚠︎ 人只要有一念爭辯, 不管是贏是輸, 業障都到你身邊。 淨空法師開示 《淨土大經科注 第521集》 天下其實沒有事, 有事都因為自己心中不平而起。 所以,遇到壞事,都能做消業想, 那壞事也是好事。   一般人分別心都很重, 這是好,這是壞的; 發財是好,破財是壞; 健康是好,生病是壞。 我們的大腦一直在搞對立, 然後就有了取捨, 這就是痛苦開始了。 念經拜佛, 都是為了往好的方向跑, 這個對不對呢? 也是對的,但不究竟。   有好就有壞, 人有健康時,總難免會生病。 所以,好壞的觀念不要太強。 比如生病一定是壞事嗎? 不一定的,你能做消業障想。 生病,破財,都是消業障的方式。 人都不生病,就不會珍惜健康; 人都不破財,就不會珍惜福報。 所以,境界沒有好壞, 就看你能不能用。  如果你沒有智慧用, 好境界也變成壞境界。 有人身體健康,就拚命造殺盜淫, 結果身體就垮掉了。 有錢了,不懂得用,浪費的多, 造惡業也更多。 沒有智慧, 這些外在的好事都變成生命的壞事。   但修行人要把每個境界都當成好境界。 生病了, 你當做消業障,病往往好得快。 要是怨天尤人,病就反而就加重。 所以一切都要當做消業障想, 這也是不容易的, 除非他人格很健康。   人業障一來, 歪念就來了, 就喜歡把責任推給別人, 這樣子只會越來越痛苦, 這時就需要祖師大德的一棒喝。 佛教講的要無爭, 遇到壞事,不要去推脫, 去找其他原因。 你不要以為大腦的聰明能解決, 跟你講, 解決不了,因為那是業力在影響。  現在科技一直在發展, 人的疾病卻也越來越強悍, 為什麼? 業力。 人造了惡業, 就有更惡的眾生來懲罰, 這就是疾病, 或者是癌症等奇怪的病。 你要怎麼辦? 只有懺悔。  修行要念念迴光返照, 確實也不容易, 尤其是能做消業想, 更是不容易。 德林老和尚在高旻寺, 誰要是不聽話,他就棒喝誰。 不管男女一律出坡, 幹粗活,抬鋼筋水泥。 有的人累到趴下, 吐血,吐血了好,也是消業障。  人只要有一念爭辯, 不管是贏是輸, 業障都到你身邊。 所以修行人, 是非不爭辯, 不為自己爭取好處, 否則這些都是業障。 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秧。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2McLM6QTGT/ 是非不爭辯 英文 (Don't argue right and wrong)...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是孔子講的四勿,這是身心端正。標準是什麼?標準是禮,與禮相違背的要放下,不能做,合禮的可以。禮有節度,不能夠違越,那就對了。(Standard is etiquette)

圖片
[淨土大經解演義](五三七)-3 《淨空老法師講述》:   「端正身心耳目口鼻」,這六根,「淺釋則為身端心正」,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是孔子講的四勿,這是身心端正。 標準是什麼? 標準是禮,與禮相違背的要放下,不能做,合禮的可以。 禮有節度,不能夠違越,那就對了。 如果深析之,往深處講,那都講到明心見性。「深析之則」,舉這個例子,「耳當自端,即為觀音大士反聞自性之耳根圓通也」,這是真正的第一。 觀世音菩薩他怎樣修行證果的,他平常用什麼樣功夫?楞嚴會上講得很詳細,他用耳根。修行法門無量無邊,八萬四千,歸納起來不外乎二十五大類,這歸納。這二十五大類展開,八萬四千;再展開,無量無邊無數無盡。 這二十五是什麼? 六根、六塵、六識,三六就十八,十八再加上,這十八層沒有包括的地、水、火、風、空、見、識這七個,叫七大,十八加七,二十五。 用這二十五條,把宇宙之間所有一切法,無論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還是自然現象,統統都包括了。 佛是很會用歸納的方法,把非常複雜的東西歸納成很簡單。它非常深奧,但是你聽起來不覺得它很難,對學習的人能夠增長信心。   觀世音菩薩他的修行方法就是用耳根,所以菩薩慈悲,千處祈求千處應,他不是先見到,他是先聽到。接受到有緣眾生的感,菩薩自然就應,用什麼方式應?《楞嚴經》上說得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說明一個什麼事實?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自己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他怎麼會有分別執著。所以,佛菩薩在世間現身,在六道、在世間現身,都是如幻如夢。你跟他有緣,你見到他了,沒有緣的人沒見到他。見到他一定得利益,他會讓你感受,我們中國人講氣分,外國人說磁場,你感受他的磁場。在這個磁場裡面,煩惱不生,習氣不會現前,正知、正覺、正念會現前。為什麼?他跟自性通了,五倫、四維、八德,佛家所說的三藏、三學、三慧,六根、六塵、六識,這些東西無非性德,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 因為有障礙,它不能現前。我們今天有煩惱障、有所知障,這叫二障。煩惱裡頭,有見思煩惱、有塵沙煩惱、有無明煩惱。它們起作用就是輪迴,迷惑、造業、受報,受報時候又迷惑、又造業、又受報,永遠在流轉,它停不下來。如果哪一天停下來,六道就沒有了。 我們只要知道六道還在,我們就肯定自己煩惱習氣沒斷,為什麼?斷掉它不存在了。沒有斷,外面境界會影響我們,心為境轉很苦,六道眾生。真正覺悟了,轉過來...

一定要懂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佛菩薩是我們的師長,展開經卷,聽佛菩薩的教誨, 一定要隨順佛陀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的意思,隨順自己的貪瞋痴慢決定墮落。(Can not follow what you mean)

一定要懂得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佛菩薩是我們的師長, 展開經卷,聽佛菩薩的教誨, 一定要隨順佛陀教誨, 不能隨順自己的意思, 隨順自己的貪瞋痴慢決定墮落。 佛在經教裡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 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 決定不能隨順自己的意思, 不要相信自己意思, 你自己的意思是錯誤的。 證得阿羅漢果, 那就是見思煩惱都斷了, 十惡業都沒有了, 你所行的都是十善業, 你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 十惡沒有斷盡, 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    人能斷惡修善, 斷得乾淨、修得圓滿, 就是沒有遇到佛法, 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 來生也 『常生人天,不更惡道』。 雖然不能出離輪迴, 都在三善道受生, 絕不會墮三惡道。 淨空法師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76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LLBkeB8u8/ 不能隨順自己的意思 英文 (Can't follow what you mean) 不能跟隨你的意思

【過諸佛如來的日子,就在當下】生佛平等,眾生本來是佛,世尊講得不錯,只要你放下起心動念,你本來是佛。我們要不要作佛?要作佛就得放下,你要曉得,不起心不動念,就統統放下。(become a Buddha)

淨空法師: 【過諸佛如來的日子,就在當下】        生佛平等,眾生本來是佛,世尊講得不錯,只要你放下起心動念,你本來是佛。 我們要不要作佛? 要作佛就得放下,你要曉得,不起心不動念,就統統放下。 放下執著,還有分別,還有起心動念;放下分別,當然沒有執著,但是還有起心動念,果報在四聖法界。 不起心不動念,四聖法界沒有了,就是十法界沒有了,展現在你面前的是如來報土。 什麼如來? 自性如來,自性如來跟十方如來是一不是二。 所以,諸佛的報土就是自性報土,自性的報土就是諸佛報土,不一不異,這真話,這不是假的。我們要冷靜去觀察,去思惟,去省察應該怎樣修。        怎樣修,就是我們應該怎樣生活,怎樣工作,怎樣處事待人接物,說俗一點,怎樣過日子。過諸佛如來的日子,就在當下!先成就自己,我們就能幫助別人,就能像諸佛一樣做這個世間的大施主。        「普」是平等的意思,以平等心、平等行來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在這個世間,擁有財富的人很多,我見過,得到崇高地位的人很多,也見過,他們並不快樂。 無論在物質,或者在精神,物質是什麼? 身體,身體是物質,念頭是精神,有沉重的壓力,所以不快樂。 什麼原因? 他對於事實真相沒有看破,沒有看透,所以不能擺脫煩惱。煩惱是貧苦的根源,擁有財富的他精神上有煩惱,所以貧苦。 佛在經上講,六道眾生地位再高,到摩醯首羅天王,這最高的,沒有比這更高的,有沒有痛苦?有,什麼痛苦?不能明心見性,不能得大自在,還是為煩惱所困擾,痛苦在此地。換句話說,他不知道把這些痛苦煩惱放下,也就是說,他執著,他分別,他起心動念。       「蓋謂以財施救濟世間貧窮困苦之人,以法施普利無福聞法之士」,這一句話說得好,「故名為大施主也」。佛菩薩的財是救世的,佛菩薩的法是普度眾生的。 南無阿弥陀佛🙏 南無本師释迦牟尼佛 南無大悲观世音菩萨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258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8AYrVs5tk/ 作佛 英文 (become a Buddha)

真正學佛的人所修的是提升自己境界,每一次來考試,一次考試提升一次,一次考試提升一次,這多好。不拒絕,歡迎。(Those who really learn Buddhism)

圖片
真正學佛的人所修的是,提升自己境界 念頭一轉,惡人變成善人,他那 種惡的行為對我有好處,對我有 利益。 來考驗我,我這一關又通過了,我又提升了,他沒有傷害我。 今天傷害的, 障礙你的名聞利養。 名聞利養我都丟掉,我不要了,他就傷害不到了。 真正學佛的人所修的是提升自己境界,每一次來考試,一次考試提升一次,一次考試提升一次,這多好。不拒絕,歡迎。 淨空老和尚 開示: 【該來的自然來,該去的自然去,一點都不要操心,平安自在!】  現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沒有教人做人,現在的人會做事不會做人。 不會做人,事做得再好,縱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膽,怕出禍亂,不安、不穩,死了之後三途受果報。 人不知道,鬼神知道,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 明白這個道理, 用什麼樣心態待人接物? 用真誠、慈悲、恭敬。 這個人騙我、害我呢? 對他也是真誠、也是恭敬。 我如果真的被他害了,那是我命中要遭這個災難,我不怪他。 如果我命中沒有,他要傷害我,恐怕老天就先把他收走了。 這一定的道理! 所以我們何必要懷疑? 何必要操這個心? 一切恭敬是大德! 普賢菩薩修的, 「禮敬諸佛,稱讚如來」。  我們只依照佛經上去做,百分之百去做,一點都不懷疑。 對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統統都看成他是佛、他是菩薩,他替我消業障。 他所毀謗的我聽到了,想想有沒有,有就改,沒有就勉勵,不可以造這些不善的事。 他是我的老師,他在提醒我,他在考我,我不能被他考倒,我要關關通過,這就是提升自己。 怎麼提升的? 這些人幫助我提升。 順境、善人沒有貪戀,逆境、惡人沒有瞋恚,永遠保持你的平等,心平氣和你就安了。  一生在平安當中過日子,這個就是方老師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 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平安、歡喜,每天快快樂樂的,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該來的自然來,該去的自然去,一點都不要操心,得大自在。 在這個時代,幾個人能夠過這樣的生活,平安自在? 你去打聽,很少。 這是方老師教我的,我念念不忘老師,不是老師,我哪有今天這種生活! 一生把負面的、不善的遠離了,清淨的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增長,快樂無比,這是佛法帶給我的恩惠。 我們原來不認識釋迦牟尼佛,對他有很大的誤會,方老師介紹,我們才知道,那是個好人。 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也不是妖魔鬼怪,他是個大好人,真正有道德、有學問、有智慧的好人,我們親近他沒錯!  節錄...

南無阿彌陀佛=了生死+消業障+增福慧
佛說:㊙️「信願持名」為 往生 正因

敬請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語錄 文章分類 關鍵字 標籤

Veagn_Health1 health1 karma840001 rich2 一切法得成於忍1 一切法從心想生10 一切眾生阿彌陀佛2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1 一心2 一心念佛1 一念不生謂之誠1 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1 一真法界2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1 一體3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2 三學1 三布施致富增福慧7 三年往生1 三昧1 三省吾身1 上淨下空老和尚的一生1 不可思議3 不怕念起就怕覺遲1 不死1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1 世尊1 中元普渡1 中元節1 中國傳統文化2 中醫1 了凡先生1 了凡四訓9 了生死3 五常1 五德2 五戒1 五欲1 五毒3 五行1 人命在呼吸間2 人命無常呼吸間4 人棄常則妖興2 人生1 人生就是一場夢1 人生無常1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1 人生要有好老師3 人生酬業3 人身難得3 人間地獄1 什麼是心1 仁義禮智信1 代表1 以心控物1 以戒為師以苦為師1 1 佛不度無緣之人1 佛像1 佛典故事1 佛堂1 佛學名相1 佛度有緣人2 佛弟子1 佛心1 佛教2 佛教名相1 佛教術語1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2 佛法3 佛號1 佛說十善業道經2 佛陀教育1 來不及1 供佛1 俞淨意1 信解行證1 信願持名1 信願持名求生淨土4 修淨土1 修福2 修行11 修行的目的1 假的1 做人1 健康4 偶像明星1 傳家之寶1 傷害1 儉能勝禍虛能受福1 儒釋道2 光明1 免疫力1 公案2 六念3 六道輪迴5 冤親債主2 凡事都有因果1 出家1 出離心1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2 劉素雲居士2 劉素雲老師1 功夫3 功夫成片3 功德是定慧1 十善1 十善業道3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1 十念法1 南方1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1 南無觀世音菩薩2 南無阿彌陀佛8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1 厚德載物1 參學1 反省1 受新歲經1 古人筆記1 可憐憫者1 吃虧是福1 合十1 合掌1 命運1 咒語1 品味1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2 唵嘛呢叭咪吽1 問題1 善巧方便1 善根福德1 善知識2 善護口業1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1 四弘誓願4 四禪八定1 回頭4 因戒得定因定開慧2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1 因果故事1 因緣1 在劫難逃1 地獄7 地獄五條根1 地藏經3 境界2 墨寶1 墮胎1 夏蓮居老居士1 夢到鬼1 夢幻泡影1 夢從心想生1 大乘佛法3 大徹大悟1 大方廣佛華嚴經2 天下第一家1 天地鬼神1 天機不可洩露1 太上感應篇2 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1 如是說1 妄想分別執著1 妄盡還源1 妄盡還源觀3 妄語1 孔子1 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1 孝悌忠信1 學佛的目的1 學佛答問10 宇宙人生的真相7 宗教3 定功1 家和萬事興1 富貴學道難1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1 山西小院1 布施8 布施致富增福慧7 帶業往生2 常寂光2 平等心1 幸福1 廣修供養1 廣結法緣1 弘一大師1 往生10 心態1 心淨則佛土淨2 心生萬法1 忍辱3 快樂1 念佛11 念佛堂1 念佛就是積德1 念佛往生不退成佛1 念佛成佛7 念佛成佛了生死27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1 念佛機2 念力3 念念成形形皆有識1 念頭1 悟道法師1 悟道法師開示1 情執2 感應1 慈悲1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2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2 懺悔7 成佛之道40 我從哪裡來的?1 戒律1 戒邪淫1 戲論1 手機是第一大魔頭1 投胎1 投胎轉世1 拜祖先1 持戒2 1 授記1 改變命運的鑰匙3 改造命運心想事成1 改過自新1 放下11 放下萬緣1 教學1 教育4 早安1 明心見性3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1 星雲法師1 普賢十大願王1 普賢行1 智慧6 最高的境界1 末劫1 末日1 末法時代2 末法時期2 東西1 格物1 梁雅妍師兄1 楞嚴經2 業力2 業障2 極樂世界3 極樂寺LINE_VOOM1 次第1 正念1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40 民俗1 決定一生的關鍵字1 法國巴黎1 法寶1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3 法性1 法華尼後身作官妓1 法身1 活動1 海賢老和尚4 消業障5 淨修法要9 淨土大經55 淨土大經科註1 淨宗同學守則1 淨宗學會2 淨業三福2 淨空之友3 淨空法師說故事1 淨空老和尚開示1 淨空老法師文物展1 淨而不染1 深信因果2 清淨3 清淨平等覺11 清淨心6 溫良恭儉讓1 澳洲淨宗學院1 1 火燒功德林1 災難3 無上正等正覺1 無住生心1 無常2 無我1 無明1 無著2 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1 無量壽經9 煩惱4 煩惱即菩提1 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1 物質1 玄一1 玄一好書推薦2 玄一淨友3 玄一淨空之友1 玄一讀書1 玄一讀經修定1 現代災難的省思1 琉璃王1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1 生財之道1 疾病1 病毒1 痛苦2 發大誓願1 發菩提心2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1 發財1 發財之道1 百千萬劫難遭遇1 目犍連1 直心是道場1 相好1 相隨心轉2 真實1 真心2 真我1 真正的我1 真誠2 眾生無邊誓願度1 破四相1 破我執1 破法執1 破迷開悟1 破迷開悟離苦得樂2 示現1 神愛世人5 神通1 福城1 福報2 福慧雙修2 福至心靈2 禪定5 禮敬諸佛1 禮義廉恥1 科學1 秘密4 積功累德2 積德1 2 立命之學1 章嘉大師2 算命1 節儉1 素齋養生5 素齋養生消業障9 細胞1 結緣1 經典2 經行1 網路是魔王的道場1 綺語1 緣份1 罵人1 美容1 老實1 老實念佛1 老實聽話真幹1 聯合國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總部1 聽師父說17 能量3 脾氣2 自尋煩惱1 自心現量5 自性7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1 自殺1 自覺1 致富1 致富之道6 舍利1 1 若真修道人不問世間過1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1 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1 苦難2 莊嚴1 菩薩1 菩薩六度萬行7 菩薩道1 華嚴經4 華藏淨宗學會法寶結緣1 萬惡淫為首2 萬緣放下1 萬靈丹1 蓮池大師2 蓮社1 藕益大師1 表演1 西方三聖1 西方極樂世界3 要心出家1 親情是輪回的根1 覺光遠照1 覺心1 覺悟4 觀照1 語錄1 誠敬1 誠敬謙和1 論死生事大1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2 讀經2 財神1 財色名食睡1 財色名食睡 地獄五條根1 超度2 身教1 輪迴3 轉念1 農曆七月1 迴向1 迷信1 這個世間是假的1 這是真的不是假的1 通靈1 1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2 釋迦族1 釋迦牟尼佛2 金剛經2 開悟2 開智慧1 開示1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1 閻羅王1 阿彌陀佛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1 阿彌陀佛就是諸法實相1 阿彌陀佛念佛成佛1 阿彌陀經1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2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 阿賴耶2 阿賴耶識1 陀羅尼1 隨緣1 隨緣不攀緣2 隱惡揚善1 離苦得樂1 零極限1 靈魂2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莫論人非1 預知1 預言2 風水1 養生之道9 高下1 黃泉1 龐貝城1
顯示更多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

熱搜:周潤發拜見淨空老法師
瀏覽次數:1.7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