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這個外道範圍非常之廣。自古以來,多少學佛的人,結果是變成外道,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現前不知道,死了以後就知道,為什麼?(tirthika - titthiya)
多少學佛的人,變成外道,他自己都不知道 淨空老法師: 《資持記》云: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 這是講人,從人事上講。 有一類眾生不接受佛的教誨,我們現在講他不信佛,他信別的教,這也算是外道,完全從現實人事上來說,這是外道。 《天臺淨名疏》, 淨名是《維摩詰經》, 云:「法外妄計,斯稱外道」, 這又是一個說法。 法外,這個法是佛法,與佛法所講的不相應,與佛法所講的相背,這稱外道,這個道是道門。 又《圓覺經集註》曰: 「心行理外,故名外道。」 這是從心性上講的,我們心裡面的思惟,行是言語跟行為,違背真理,這叫外道。 以中國傳統文化來說, 我們違背五倫, 父不父,子不子; 違背五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換句話說,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這是外道。 違背四維八德,四維是禮義廉恥,無禮、無義、無廉、無恥; 違背八德,八德是孝悌忠信仁愛和平,這叫外道。 「又《俱舍玄義》云: 學乖諦理,隨自妄情, 不返內覺,稱為外道」, 這是對學佛人講的。 我們用錯心,走錯方向,我們所學的是違背了性德。 這個理是自性,如果能夠明理見性,你沒有學過戒律,你的言行舉止自然合乎戒律。 為什麼? 戒律是從心性流出來,你見性,沒學過,必然如法,為什麼? 這叫道共戒。 道明白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都在道上。 戒律就是道,一條一條寫出來了,你沒有學過,做出來跟他一樣,一點都不會違背。 定共戒,定是心地清淨平等,這些規矩沒有學過,他自然吻合。 所以諦理重要, 不能隨自己的情執, 妄情不行。 隨順妄情叫不返內覺, 不知道迴光返照, 不知道反求諸己, 這一類的都叫外道。 所以佛法這個外道範圍非常之廣。 自古以來, 多少學佛的人, 結果是變成外道, 他自己也不知道。 自己現前不知道, 死了以後就知道, 為什麼? 死了以後他不是跟佛在一起,真正修得好的、有功夫的,他跟魔在一起,跟妖怪在一起,妖魔鬼怪,跟他們在一起。 那是哪一類? 最著名的修羅、羅剎,他到那裡去了,路走偏了、走歪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1478209654/posts/pfbid0XUsuKFZxzpXwMYtfEq4HqUaFkm8tnWogA5LM3fSyzrhKC2drb77a5LS1bkncbtopl/?mibextid=Nif5oz 外道 英文 外道(梵文:tirthika;巴利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