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淨空法師語錄
在佛法裡,「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這叫戒定慧三學。
定從哪裡來的?
定從持戒來的。
為什麼要得定?
為的是要開慧,
所以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
智慧是從定得來的,
不是從學習上得來的,
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
你學習經教,你要是不從戒定慧,
所學的經教是佛學知識,
不是智慧,得到的是知識。
知識不能解決生死大事,
可以幫助你在社會上拿到個學位,
拿到博士學位,可以;
在這個社會上
做為一種學術研究的成就,
你也可以做個學者專家,
世間這些名利你可以得到;
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都不相干,這個知識辦不到。
我們讀經書能不能開智慧?
能,用戒定慧的方法就能。
戒定慧是怎麼個讀法?
先告訴你規矩,你一定要守穩,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智慧沒有開之前,你就念這一本書。
無論哪本經書都可以,
你只抓定這一本,
從頭念到尾,念完再從頭念,
就念一本,永遠不要換,
你頭腦裡面就這一樁事情,
除這樁事情,其他事情都沒有。
就跟念佛道理一樣,
用念這部經
把所有雜念妄想都給念掉,
這就叫持戒。
五戒裡,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我念這部經行嗎?
行,五戒全在裡面。
你天天專念這部經,
你還會想殺生嗎?
還會想偷盜嗎?
你有這個念頭,
就把你那個戒破掉了。
這種叫什麼?
叫定共戒跟道共戒,
這裡頭都有了。
念一句阿彌陀佛,
真的他也沒有受三皈,
他也沒有受五戒,
他念佛念到臨命終,
真的往生了,
阿彌陀佛接他走了,
這怎麼回事情?
你就曉得一句
阿彌陀佛裡頭什麼都具足,
戒定慧統統具足,全都有了,
他一次都完成了。
我們會念經的,念這部經,
戒定慧三學也是一次完成,
沒有雜念,一心專注,
就念這部經。
你念上個幾千遍,
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得好,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其義自見就是開悟了,自然明白了。
為什麼自然明白?
你心清淨了,清淨心生智慧,
智慧一現前就明白,道理就在此地。
一千遍還不行,煩惱習氣還很重,
實際上還壓不住,你再念一千遍。
永遠這樣念下去,
一千一千就這樣念下去。
一般中等根性,中等根性
應該三年到五年,清淨心現前,
真的把一些煩惱習氣都念掉了,
清淨心現前,經題上清淨得到了。
得到之後,你能夠保持,
還是用老方法保持,
就是說我每天還念經,
我不會把它放棄。
清淨心現前,我還是照規矩去念,
再念個二、三年,智慧開了。
智慧開了之後,
念不念沒有關係了,
為什麼?
不會退轉了。
定會退轉,智慧不會退轉。
可是有菩薩,因為他有慈悲心,
他還是要念,為什麼要念?
念給別人看,給別人做個好樣子,
那在化他,意在化他,
不是自利,自利已經圓滿了,成就了。
那是幫助眾生,
給眾生做個好的示範,
告訴大眾,
佛菩薩這種教學的方法高明、有效,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決定能成就。
我們看到現前,中國傳統文化
已經到危急存亡的關頭,怎麼救?
要不要救?要救,誰來救?
給諸位說,你要想寄望於別人,
你會失望,真正發心就是靠自己。
誰來救?我來救,你會成功。
怎麼個救法要知道,
那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你把這八個字抓緊了,
你就能救得了。
這部經典,《無量壽經》好,
《無量壽經》確實是佛法裡頭第一經,
這個太難得、太稀有,
文字又不是很長,也不算短。
真正要去念,給諸位說,
一天至少要念十部,
就是十遍,為什麼?
它不長。
念熟了,念一遍大概四十多分鐘,
念得很熟的話。就算一個小時吧,
你一天十小時讀這部經,
把這部經讀十遍,
一生一天都不空過,你就成功了。
我們的估計,
五年得定,得念佛三昧,
七、八年就開悟了,
你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人。
這一開悟,給諸位說,
不但《無量壽經》你講得很好,
你講的就是佛的意思,為什麼?
因為你的意思
跟佛的意思是一個意思,
開悟就見性了,生佛不二,
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
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
你是真正解如來真實義了,
前面講他心智通,
你能知道佛的意思。
佛當年講這部經什麼意思你全明白了,
你講的跟釋迦牟尼佛講的無二無別。
所以這個事情求別人,
別人未必能做得到,得求自己。
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20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