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專,什麼事都做不成】一門深入,選擇一樣東西,其他東西能放下,一門深入,在一門裡面得三昧,這就跟世間求學不一樣。世間求學,實在講它是求知識,愈豐富愈好。學道,它不是教你學這個,那個愈豐富不就妄想愈多嗎?雜念不就愈多嗎?所以學道他的目的是在三昧,是在定慧,所以就不能雜、不能多,這是一個祕訣。
淨空老法師|師父說|心不專,什麼事都做不成 - YouTube
https://youtu.be/d091936i9tE?si=RHhUauYA3p-fb-L7
觀看次數:1,713次
2022年9月29日
淨空老法師|師父說|心不專,什麼事都做不成
經句:
「定」即是專心,也就是精神的集中,如專心聽講。心不專什麼事都做不成。對於所觀的境界專注精神不移的心理,為慧之所依。欲界凡夫緣境,多屬散亂,心不專一,唯有修養者能之。
節錄:
專心,事情就做得好,專心是修定的前方便,我們今天講集中意志。一般人他心是散亂的,他的心力不能集中,這個也要從小去訓練,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定就能夠憶持,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憶就是你會想到佛菩薩的教誨,持是你能夠堅持。順從佛菩薩的教誨,放棄自己的煩惱,放棄自己的執著,這就能進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82集)
由此可知,念佛功夫重要,讀誦、聽經重要,為什麼?
都是為清淨心。聽經,專心聽講,這個時候心清淨,沒有雜念、沒有妄想;
有雜念、有妄想就聽不見了,聽而不聞,想別的東西去了。
這個事情,一面聽經、一面讀經,一面打妄想,我想現在這樣的人很多,不在少數。
這就是為什麼他用心不能專,叫不純,不一,不一就是不專,不能相續,道理全在此地。
這是修行人的大病!
這是修行不能成就關鍵之所在,
要不把這個毛病治好,這一生往生沒指望。
只能種一點善根,等下一次的機會,下次的機會說不定是無量劫。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469集) 2013/10/9
聽經不知道專注,我們講專心、一心,這一心無二用。
真正專注,這聽經的時候不會知道時間,譬如兩個小時,你專注在聽經好像只有五分鐘、十分鐘一樣,怎麼一下子就到了,專注,那就是我們講聽得入神了。這樣聽經,長時間的薰修,才有開悟的可能。
開悟的快慢,那是與你過去宿根有關係,過去生中聽得多,這一世又有這個緣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悟得比較快。
大乘無量壽經(第160集) 2004/4/21
念經是修行,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所以在念經的時候,決定不可以有妄想分別執著,恭恭敬敬的念、老老實實的念。
什麼叫恭敬?什麼叫老實?不夾雜分別、執著,不夾雜妄想,就叫老實、就叫恭敬;一面念經還一面打妄想,不老實、不恭敬。要曉得,恭敬、老實就是斷煩惱。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305集) 2000/5/23
我在念經,這個時間裡面妄想、分別、執著不生,這叫功夫,這叫戒學,這叫持戒,圓滿具足戒學;念的時候專心,一心一意在讀經,這個一心是修定;經文自始至終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念錯一個字,沒有念顛倒,也沒有念漏掉,這是修慧。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305集) 2000/5/23
一門深入,選擇一樣東西,其他東西能放下,一門深入,在一門裡面得三昧,這就跟世間求學不一樣。世間求學,實在講它是求知識,愈豐富愈好。學道,它不是教你學這個,那個愈豐富不就妄想愈多嗎?雜念不就愈多嗎?所以學道他的目的是在三昧,是在定慧,所以就不能雜、不能多,這是一個祕訣。
大乘無量壽經(第148集) 2003/7/17
深入經藏不是指《大藏經》,是指一部經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深入是修行的方法,這個要懂得。要藉這個方法什麼?藉這個方法修清淨心,就是制心一處。一部經、一部論你專攻它,你一生專攻它,我們相信,十年你就成為這部經論的專家。今天學佛沒有老師了,老師在哪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老師,你懂得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75集) 2012/12/18
古人講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開悟了,意思就懂了。一千遍是什麼?你的心定了,你的心定在這上面,它就開悟了。這是智慧,這不是知識,智慧是從自性的,一定要跟性相應。戒定慧跟性德相應,所以它產生不思議的能量,真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幫我們破迷開悟。我們自己離苦得樂了,才能幫助別人離苦得樂。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75集) 2012/12/18
極樂世界壽命長遠,無量壽,我們要學什麼法門,想學的東西很多,現在全放下,為什麼?它會擾亂我、會干擾我,讓我不能專心。統統放下,一句佛號念到底,到極樂世界再學。極樂世界學很快,學成之後再回來,倒駕慈航,普度眾生,這是一等聰明人。
淨土大經科註(第331集) 2012/5/11
海賢老和尚常講,他老人家的口頭禪,「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這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的問題全在不能專心,一心不止二用,太多用途了,我們的精神不能集中、意念不能集中,都是妄想雜念太多,所以功夫不得力。知道,很多人知道,可是回不了頭來。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79集) 2015/2/15
古人有句話說「生死心不切」,這句話說得太好了!真的,我們沒有把生死看清楚,到臨命終時,還是隨業流轉,把往生極樂世界忘掉了,這個才可怕。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念念都要求生淨土,把它養成習慣,這問題就解決了,不養成習慣不行。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79集) 20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