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規矩不成方圓】無論世間、出世間,不依規矩不能成就。規矩,一定要相信古人,特別是有成就的古人,更值得我們信任,為什麼?他成績我們看到了。沒有成績顯示出來的,他說的話我們未必相信他;他全做到了,孔子做到了,釋迦做到了,那他的話還能夠說騙人嗎?(norms standards)
[淨土大經解演義](四八一)-2
《淨空老法師講述》:
第二種,「受用法樂智」,「謂修行證得一切種智,恆自受用,得大自在」。這講自受用,你自己親證得這個境界,所以法喜充滿。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這個喜悅,這個喜悅是性德,所以常生歡喜心。
彌勒菩薩給我們現的歡喜相,世俗人有很多人稱彌勒叫歡喜佛,其實那個樣子是什麼?那個樣子是我們本來的樣子。一切諸佛菩薩都是歡喜相,性德!它本來就是這樣的。現在為什麼歡喜沒有了?歡喜有,不是沒有,變質了,變成苦惱,迷了就變成苦惱,覺悟了就變成歡喜。
所以這是苦樂的兩種相,而且苦樂是一不是二,總在迷悟不同,除這個之外沒有別的,體是一個,覺了就樂,迷了就苦。
所以佛菩薩幫助苦難眾生離苦得樂,用什麼方法幫助?用教學,教學能幫助你覺悟,這一覺悟,苦就沒有了,樂就現前。所以離苦得樂,功在教學,功在覺悟。
覺悟就要靠教學,教學特別要靠示範,教的人要把覺的樣子表現出來,他真覺了,如果他自己還沒有覺,他怎麼能幫助別人覺?自覺而後才能覺他。
阿羅漢自覺,菩薩自覺之後覺他,到佛那個覺就大覺圓滿,圓滿就純粹是覺他,沒有自覺,自覺圓滿了。自覺到什麼時候圓滿?到妙覺圓滿,等覺還沒有圓滿,妙覺之後純是利他。
所以這是菩薩位受用法樂智,修行證得一切種智。你看目標這樣的明顯,我們修行為什麼?修行目的在哪裡?目的在證得一切種智。
什麼叫一切種智?套一句宗教的話來說,「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宇宙之間萬事萬物你沒有一樣不知,你沒有一樣不能。這個能是什麼?能生能現。
我們六道眾生在這個境界裡頭,自己一定要知道,能生能現,就是不知,不知就是迷。
自性所生所現,因為我們迷的念頭把它變質了,原本是一真法界,現在把它變成六道輪迴,變成三途苦報。
誰變的?自己變的,自作自受,不是別人變現出來給我們受,沒這個道理,統統是自己變自己受。
㊙️我們自己身心,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這些眾生什麼關係?就好像現在的網路一樣,這也是我們看不見的一個網,非常的嚴密,重重無盡,都在這個網路當中。這個網路確實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細胞動了,一個電子動了,更小的,一個量子動了,全都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眾生,因為什麼?我們是連體的,網路連體的,他那裡發些什麼,我們統統都接收到。而且我們自己身體也是個發射台,我們將我們自己所有一切狀況不斷向外發射,同時也收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的信息。
我們這個身體、這個念頭是一個收發台,能收能發,因為我們迷惑,把我們的智慧德能都障礙住了。智慧德能並沒有破壞,它不生不滅,雖然沒有被破壞,但是我們對它起了個負作用,把它染污了,把它變質了。
它本來是純善純淨,真善美慧,我們現在把它扭曲,變成煩惱,變成惡業,變成六道三途,扭曲了。佛菩薩的教學、聖賢的教學,沒有別的,希望我們覺悟,把它還原,不要扭曲,還原。還原就是最好的,就是最真實的、最圓滿的、最幸福的,也是最和諧的。
自性裡面無量的德能統統開顯了,佛家說大慈大悲,儒家講仁義忠恕。回歸到這裡,就是回歸到圓滿,回歸到至善,《大學》裡面說「止於至善」,這是聖賢教育,這是佛菩薩的教育,證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今天講的科學與哲學都在這裡頭,而且是達到究竟圓滿。
科學的究竟圓滿,哲學的究竟圓滿,這個境界是什麼?妙覺佛果的境界,恆自受用,得大自在。恆自受用是自受用,得大自在是他受用。大自在從哪裡顯?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感應道交絲毫不爽,這是得大自在的相。
智度第三種,「成熟有情智」,這是妙覺果位,就是前面一條講的得大自在。
「謂教化饒益一切眾生,成就道果」,這叫得大自在。你看教化,教是教學,化是講教學的成就,通過教學的手段,讓接受教育的學生,都能夠變化氣質,都能夠化惡為善、化迷為悟、化凡為聖,所以化是成績表現。
教要不能變化,等於白教,教育沒收到效果。今天這個社會教的是什麼?它有沒有變化?有,跟著教起變化。今天全世界,從小朋友上幼稚園,三、四歲,聰明的小朋友,三、四歲上幼稚園,老師教他、家長教他,教什麼?競爭。他有沒有變化?有,他真的就競爭。從幼稚園到大學研究所都教競爭,再提升一級叫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這個世界上你能說沒有戰爭嗎?從小就教你。戰爭的結果是什麼?戰爭的結果是整個地球同歸於盡,人類藉著科技這種能量能夠毀滅地球。科技發展到最後就是這個結果,我們不能不知道。
這樁事情怎麼來解決?誰能解決得了?沒有人。
李老師往生的前一天,告訴身邊的學生們,這是同學把話轉給我的,老人說:
世界亂了,諸佛菩薩、神仙下凡都救不了,你們唯一的一條生路就是念佛求生淨土。李老師最後的遺言、最後的教誨,是教我們一心念佛,專求淨土。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今天這個世界普遍推行這種教育,競爭的教育、損人利己的教育,這種教育繼續發展下去,我們了解它走的是死路,它走絕了。讓人家起心動念是什麼?有我就沒有別人,有別人就沒有我。跟任何人都是敵對的,跟父母是敵對的,夫妻是對立的,兄弟姐妹跟哪一個人他都是對立的,諸位想想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有和諧?不可能!
中國古聖先賢教育,從嬰兒就開始教起,教什麼?教讓。小孩不懂事的時候,忍讓;漸漸長大懂事了,十二、三歲懂事了,謙讓;成人禮讓,不爭;最高的境界,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它是和諧的,它是符合仁義道德的,它與自性性德相應。這種教育推行到極處是聖賢,人人成聖成賢;世界呢?極樂世界、華藏世界。全都是人造成的,就看你走哪個方向,這就是前面講的選擇的能力,你要有智慧去選擇,你選擇的是真正幸福,你選擇的還是毀滅?
教化饒益一切眾生,益是利益,饒是最豐富的利益,最圓滿的利益,最究竟的利益,教化眾生。成就道果,道果是什麼?是佛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讓一切眾生統統回歸到佛境界。你本來是佛,你本性本善,回歸到你的本善,這個教化就圓滿,教化就成功。底下括弧有個簡單解釋,就是解釋一切種智,一切種智什麼意思?
「知一切道」,這個道是講的理,宇宙人生的理明白了;「知一切種」,種是種種,一切種種意思是指的相,現象。現象很複雜,現象的作用,用《華嚴經》的三個字來說,一切道就是體,一切種就是相跟作用,這就是把宇宙之間萬事萬物全都包括在裡頭了,這叫佛智。
十波羅蜜我們就學到此地,要搞清楚,要會用,一定要落實在生活。前面兩個是基礎,布施、持戒。布施是放下,持戒是守規矩,你不能夠嚴守規矩,是因為你沒有放下;真放下了,自然就守規矩,歡喜守規矩,決定不會違背,任何力量強迫你違背規矩你都不會接受。為什麼?你放下了。凡是不能夠循規蹈矩的都是放不下,放不下情執,放不下名聞利養,放不下七情五欲,那這規矩很難守了。真能放下,這規矩是自然,本來就是這樣,還用得著守嗎?
你看釋迦牟尼佛一生表現多自然!
古人說,「不依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意思很深。
無論世間、出世間,不依規矩不能成就。
規矩,一定要相信古人,特別是有成就的古人,更值得我們信任,為什麼?
他成績我們看到了。沒有成績顯示出來的,他說的話我們未必相信他;他全做到了,孔子做到了,釋迦做到了,那他的話還能夠說騙人嗎?
我們能信、能解,福分,智慧!我們能夠依教奉行,那是大福報!為什麼?你真能成就它。
下面說,「表十種波羅蜜,能摧伏十種煩惱」,你修這十種波羅蜜,你就能斷十種煩惱。這十種煩惱是什麼?就是見思惑,見思煩惱合起來十種。佛告訴我們,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九地,三界九地,總共有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小乘經裡要學,他們主修的課程。在大乘教裡面,為了教學方便起見,把它歸納為五大類,見惑也是五大類,八十八品歸為五大類,思惑也歸五大類,所以一共就十種。先說見惑,學佛無論大乘小乘,都要從這裡下手。我們前面曾經學過八正道,這十種煩惱就是八正道裡面前面兩條,一個是正見,五種見惑斷掉就叫正見,五種思惑斷盡叫正思惟。可見這個重要,這叫真幹,這叫真修。
第一個,「薩迦耶見」。薩迦耶是梵語,翻成中國就是身體,所以一般我們不講薩迦耶,講「身見」,這大家好懂,身體。六道眾生哪一個不執著身是我?如果你說身不是我,人家覺得你這個人怪,你這個人跟人家不一樣,你是異類。小乘阿羅漢以上,大乘初信位以上,大乘總共菩薩五十一個階級,沒有一個階級裡說有我,身是我,沒有,身見全破了,身見是從初信位就破了。思惑,慢慢的把它破盡,我們講菩薩,十信位菩薩,二信就開始破思惑,二、三、四、五、六到七,思惑破盡了,我們講見思煩惱斷了,在小乘證阿羅漢果,在大乘七信位的菩薩,十信裡頭的,沒轉識成智。往後雖然用的是妄心、用的阿賴耶,用得正。為什麼?完全用佛菩薩的教誨做標準,修正自己錯誤的心行,他用得正,雖用妄心,很像菩薩。菩薩用真心,不用妄心,那真菩薩。
所以一定要曉得,身不是自己,對待這個身,不要太過分的去重視它,當然你也不要有意去糟蹋它,那也是罪過。不能過分重視,為什麼?過分重視,這裡面就產生情執,你不但沒有提升,你墮落了,墮落在哪裡?墮落在六道裡頭,你出不了六道輪迴。真相了解之後,這個身時時可以捨,沒有恐怖,念念想求生淨土。我求生到極樂世界,我不能把這個身體帶去,這個身體帶去的時候你自己也感覺到難為情,為什麼?這叫臭皮囊,骯髒的東西。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身體是金剛不壞身,是法性身,相好莊嚴無與倫比,這個身體帶去,那就像你帶到一個富麗堂皇的宮殿裡面,帶了一些叫化子破破爛爛的衣服,你還不肯捨棄,你帶這個東西幹什麼。所以要知道,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統統不能帶。你會變成什麼?變成歡喜捨掉,一點都不會心痛,成就你圓滿布施波羅蜜。圓滿的布施你得三種功德,得財富,得聰明智慧,得健康長壽。但這三樣東西都不是真的,都要捨。為什麼?它身外之物,到極樂世界你所受用的全是自性本來具足的,我們沒有開發,阿彌陀佛開發了,他開發出來供養給我們。換句話說,到極樂世界你就得到如法身菩薩同樣的享受,人間不能比,天上不能比,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也不能比,真正是不可思議。
第二,「邊執見」,執是執著,通常我們就用「邊見」,邊是二邊。二邊是什麼?分別,分別之後你又執著它,你錯了。有沒有二邊?沒有,所以二邊是個錯誤的觀念。什麼二邊?我、你就是二邊。在這個世間,我們觀念當中,從來就沒有離開二邊,全是相對的,相對的就是邊見。有凡有聖,二邊;有真有妄,二邊;有邪有正、有善有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過去有未來,統統是二邊。二邊是分裂,二邊斷掉就統一;二邊是不和,放下二邊就和諧。
我在早些年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包括這些國際上的和平會議,參加十多次,討論的主題就是如何讓社會恢復安定和諧。能做得到嗎?做不到,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有邊見、都有對立,這怎麼能和諧!我們參加去做報告,就拿出佛法這個邊見來,這個東西不能要,要斷掉;也就是說,決定不能有對立的這種思想、這個念頭,這個就沒有辦法能化解衝突。衝突是從對立來的,還以對立來化解,哪有這個道理!那用什麼方法?不對立了。如何要求?這還要很高的智慧,也是很高的德行。不能要求對方,要求自己,我不跟他對立,他跟我對立可以,我不跟他對立;他跟我劃的有界限,我跟他沒有界限。要用德行去感化!你是用真誠心,他用的是妄心,他的心裡有懷疑,也就是說他有貪瞋痴慢疑,我們心裡貪瞋痴慢疑都沒有了,這真誠心。他對我再不好,我對他一味不變。他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我怎麼樣對待他?用清淨心對他,他這些行為、言論絕不放在心上,我們的心乾乾淨淨,不染,聽而不聞,見而不著,就是一般講絕不放在心上。心上放的什麼?放的是仁慈,放的是慈悲,放的是一體,放的是智慧。我們用智慧來觀察、了解,他在迷,他不覺;我很幸運,我現在有點覺悟,我就不迷了。我如果跟他一樣,我要報復他,我要跟他來辯駁,那兩個程度是一樣高。一個高,一個低,問題就化解,為什麼?高的會原諒低的,不去跟他計較。你有沒有看到有一個三歲的小孩跟八十老頭去打一架,有沒有看到過?他為什麼打不起來?三歲小孩跟三歲就會吵架,他就真打得起來,八十老翁跟八十也會打得起來,八十跟三歲決定打不起來,就這個道理,你細心去揣摩。你的程度比他高,問題不會產生,會化解的;他的程度比我高,也打不起來,這個衝突不會發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257555868/posts/pfbid0y25uHdKvAbL5harYbxKV9DWoyCikSDDTdJrDvwK2JZnSLeDBGQEoChpViXNM1Xykl/?mibextid=Nif5oz
不依規矩不成方圓 英文
(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out norms or standards)
沒有規範或標準就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
標籤:
不依規矩不成方圓,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