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法一定要師承,老師是關鍵。初學的時候不知道邪正,不知道真假,沒有這個能力來辨別,所以要依靠老師。老師給你選擇,老師給你指路,這個太重要了。東方學術,世出世法沒有不講究師承的,古諺語有所謂「良師出高徒」,世間法亦如是。(Teacher is the key)
[淨土大經解演義](四八五)-2
《淨空老法師講述》:
這個地方我們要記住世尊兩句話,
「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
這兩句話太重要!
所以佛法一定要師承,
老師是關鍵。
初學的時候不知道邪正,不知道真假,沒有這個能力來辨別,所以要依靠老師。
老師給你選擇,
老師給你指路,
這個太重要了。
東方學術,
世出世法沒有不講究師承的,
古諺語有所謂
「良師出高徒」,
世間法亦如是。
那我們選擇老師、選擇法門,這個是要智慧。自己沒有能力選,那就親近善知識。老師會給我們提供建議,會教導我們如何斟酌去選擇。他或者提供二、三種,我們自己來做參考。
我們選擇之後,
看老師同不同意?
真正好老師,他有德行,他有修行,他是過來人,他知道,經驗豐富。那我們就少走很多彎路,這比什麼都重要!
這個地方不返內覺,返是回頭,向內求,不向外求。
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這個意思。這是真實智慧!世間聖賢如是,佛亦如是。
「又《大莊嚴法門經》曰:文殊師利問金色女:誰是外道?
女言:於他邪說隨順忍受,是名外道。」
金色女回答文殊菩薩的,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的道聽塗說,不就這個意思嗎?
道是道路,有路人,外面走路的人他所說的,我們聽到就相信,就隨口在宣揚,這是外道。
為什麼?
隨便聽得來的信息,沒有智慧去揀擇,這就錯了。
信息一大堆來了,一定要有智慧去揀擇,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哪是有利的?哪是有害的?
這要通過智慧。
哪些是可信的?
哪些是不可信的?
哪些是能行的?
哪些是不能行的?
傳遞信息的人沒過失,我們自己得智慧來抉擇就對了。
我們沒有智慧,隨便就相信,叫聽信謠言,後來產生不善的果報,你不能怪傳謠言的人,怪你自己糊塗,沒有智慧去揀擇。這是正確的。
傳遞信息的人,
有有心的,有無心的。
有心傳遞不善,
讓你造罪業,那是罪;
無心傳遞的,你也接受,也造不善,對他來講他是過,他是過失,他不是罪。
有心是罪,無心是過,過輕,罪就重,他不是害你的。
可是責任都要自己負,為什麼?
最後決定權在你自己,不在他。
所以你自己要負責任,不能把責任推給別人,推給別人你就錯了。
尤其你是一個團體的領導人,責任更大,更要小心謹慎。
領導人的人,怎麼能沒有智慧?領導人的人,怎麼可以沒有清淨心?
居於領導地位,不需要能力,這孫中山先生講得很好,領導人有權,下面的人有能,非常能幹,能照你的意思做好。
所以你有權,決定權在你,負完全責任。
他們是執行的,是工作人員,事情做錯了,領導人有罪,他們頂多是有過而已。罪跟過的果報不一樣。
「外道種類多少,諸經不一」。
因為你照前面這些意思來看,你就曉得,這個內外大致就能夠辨別。
佛在經上講的,也說得很多,像《大日經》講三十種,《涅槃經》講九十五種,《華嚴經》跟《大智度論》講九十六種。
九十五種為什麼又加一種?
這一種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小乘。
為什麼把小乘算作外道?
「《百論》云:順聲聞道者,皆悉是邪」。
阿羅漢跟辟支佛跟大乘比,他就是邪。
聲聞,「雖屬如來正教,但是權法,故亦與餘九十五種外道並列,而稱九十六種」。
聲聞這個果位臨時設立的,好像是中途站,沒有到目的地。
你到中途站,就把它認作是目的地,就住下來,錯了。
你學佛的目的是成佛,聲聞跟佛差得太遠了。
譬如父母教兒女,希望你將來拿到最高的學位,好好的念書,拿個博士學位,你念小學,小學畢業你就滿足,你就認為我的學位已經拿到,錯了,那不是的。
小乘誤會就像這個比喻一樣,他只是小學畢業而已,上面還有中學、還有大學、還有研究所,不知道向上提升,所以稱他作外道。
「此以金剛山比喻菩薩智慧堅固,一切魔王外道不能動搖」。
金剛山是比喻這樁事情。
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菩薩,什麼樣是菩薩?
用《金剛經》做標準,後半部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才是菩薩。
《金剛經》的前半部是聲聞,不是菩薩。
不但四相破了,四相的念頭都沒有,都不存在,這是什麼境界?
《無量壽經》經題上平等的境界。平等是從哪來的?
平等從清淨來的。
於是我們就明白,我們今天學佛,選淨土法門,方法是執持名號,應該怎樣執持?
從早到晚,二六時中,從初一到臘月三十,日日年年,年年日日,心裡只有一個阿彌陀佛,你就清淨了。
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你的心叫正心,你的意叫正意,你的念叫正念。
如果還有別的,都叫邪思,都叫邪言邪行。
為什麼?
這一句佛號保證你往生。
往生不能靠人,靠人靠不住。
現在就連助念都不保險,助念的人他心不清淨,他很著急,你到底有沒有往生?
聽說往生頭上發熱,這一會兒摸一下、一會兒又摸一下,你說你煩不煩惱?
助念的人要是清淨平等覺助念,有功德;
心浮氣躁那個助念,我相信那個磁場不是往生人所希望的。
心浮氣躁這種磁場是極不穩定,在那個磁場裡他怎麼會得到清淨心?
這些道理你總得要懂。
萬事總不離理,你把理掌握到。
所以印光大師《文鈔》裡常常勸人,人在臨終幫他助念,不要碰他,讓他非常安詳的走。
這個對!
甚至祖師提出來,至少斷氣之後八個小時;
可是最安全是十二個小時,最好的是十四個小時,這是判斷大概走了,神識離開了。
能不能往生?
是不是真往生?
有兩個最可靠的信息,第一個他臨走的時候還沒斷氣,見到佛來接引,告訴身邊大眾,佛來接我去了,我走了。這真的,一點都不假。
第二種,你真心要求他托夢給你,他如果真往生,他就有能力托夢給你,他到極樂世界去了;
他要沒有托夢給你,那就沒去。
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他有這個能力,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我們求他托夢,這是感,他就有應。
雖然沒有應,他走得很好,走得很安詳,走得很莊嚴,肯定他不墮三惡道。這是靠得住的,這個沒有問題。
所以要依經教,要依祖師大德這種開示來做參考。
實在說,走的人有沒有往生,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們這一生自己能不能往生,這是最重要的。
他到極樂世界,
我往生不就見到了嗎?
我們看慧遠大師的傳記,慧遠大師往生的時候佛來接引,看到蓮社比他早往生的人,都在阿彌陀佛的身邊,一起來迎接他,都見面了。
沒有往生就不在,只要有往生的人都在,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
我們要求的是這個,不求別的,絕不擾亂我們自己的清淨心,這是送往生的人不能不知道的。
不要以為我送了好多人,我有好多功德,你還在貪戀功德,貪心還沒斷,名利沒放下,傲慢沒放下,一身的煩惱習氣,這個都是自己麻煩的地方,不能不知道。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其心正直。善巧決定。
論法無厭。求法不倦。
戒若琉璃。內外明潔。
其所言說。令眾悅服。
擊法鼓。建法幢。
曜慧日。破痴闇。
淳淨溫和。寂定明察。
為大導師。調伏自他。
引導群生。捨諸愛著。
永離三垢。遊戲神通。】
這一段佛用了很多比喻,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上以喻明」,上是前面。
「此下正說彼土菩薩真實功德。右文」,剛才我們所念的,「顯菩薩自覺覺他、宏法利生之德」,我們應當學習。
『其心正直』,
正直是菩提心。
《起信論》上跟我們講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這《起信論》上說的。
《起信論》上講的直心,就是此地講的正直,這是體。
有體就有用,真心自受用,叫做深心,自受用。
什麼是深心?
古大德註解裡都是這麼說法,好善好德這個心是深心。
《無量壽經》經題實在講得非常具體,好善好德,什麼是?
清淨心、平等心、覺心。
清淨平等覺,這是善,這是德。
所以我在二、三十年前講菩提心,我就用這個做深心,這個講得很具體,深心人聽不懂。
清淨平等覺就是深心,就是好善,就是好德。
大悲心就是大慈悲心,這是利他德。
菩提心兩個作用,一個自利,一個利他,自利是清淨平等覺,利他是大慈大悲。
我這麼多年來講菩提心,我講十個字,真誠,真誠就是此地的正直,菩提心之體。
菩提心的自受用,
清淨、平等、正覺;
菩提心的他受用,慈悲。
我用這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好懂!
我們修就是修這個。
起心動念與這十個字相應,你真的發菩提心;
如果與這十個字相違背,你還是輪迴心,六道凡夫,輪迴心。
輪迴心幹的事情叫輪迴業,菩提心幹的事情叫菩薩道,這菩薩事業。
事一樣,用心不一樣,果報不相同。
如果是菩提心,
果報在極樂世界;
如果是輪迴心,總離不開六道輪迴,這非常非常重要!
念老註解裡面說得非常好,「正直者:正者不邪,直者不曲」。
這個曲就是現在中國社會一般講的彎路,曲就是彎路。
「《淨名經》曰:直心是道場。
《往生論註》云: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這叫直心。
正者不邪,直者不曲,曲是委曲,正直的心,從這個心裡頭生憐憫一切眾生的心,這叫慈悲。所以慈悲心從這生的。
清淨平等覺也是從正直生的,這心不正行嗎?
不正不直,那個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
妄想分別執著正是輪迴心,造輪迴業。
最嚴重的就是執著,執著在大乘教裡面叫見思煩惱,《華嚴經》上用執著,分別是塵沙煩惱,妄想是無明煩惱,這三種煩惱破盡就成佛了。
「《法華經方便品》曰: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無上道是一乘道,對誰說?
對菩薩說的,不是對別人說的。
別人說,他不懂,
對別人說什麼?
說方便法。
方便法是什麼?
二乘、三乘。
《法華經》上說得好,「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我們就知道,
佛說二乘,大乘、小乘;
佛說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三乘,方便說。
對菩薩說,說一乘。
不要瞧不起,所謂下下根的凡夫,因為佛對下下根的凡夫,往往也用一乘法,不用三乘、五乘。
為什麼?
因為這些下下根人他能相信,他不懷疑,他肯真幹。
所以下下根能成上上道,道理在此地。
他謙卑,他沒有傲慢,聽話,教他念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會,就會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了幾年真往生,瑞相稀有,他成佛了。
由此可知,
什麼樣的根性最好度?
上上根人、下下根人,這兩頭很好度,都非常容易成就。
最麻煩就是當中的,不上不下,因為他的意見太多,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太多了。
佛菩薩慈悲,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四十九年講經教學,為誰?
就是為當中這個人,上不上、下不下的,為他們說方便法。
上上根人,
幾句話他就到極樂世界去了;
下下根人勸他執持名號,
三年五載也往生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257555868/posts/pfbid02Rksk5GoESsn4QxfBjv9nf8erdpirq8yNNXbFPnS4FY1KUa1SP63ScF1HxH3aSBU8l/?mibextid=Nif5oz
老師是關鍵 英文
(Teacher is the key)
標籤:
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 師承, 老師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