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我們的心就像一個盛水的杯子一樣,現在有煩惱,煩惱就是漏洞,你所修的這些功德全漏掉,這真煩惱,功德接不住。從哪裡漏掉?從貪瞋痴慢疑漏掉,這五個洞,這五個是大洞,還有小的,怨恨惱怒煩是小的。(like a cup filled with water)
念佛是用佛號取代煩惱
淨空老法師:
「漏盡比丘」
漏是煩惱的代名詞。
古時候,現在也不例外,
古時候就有比喻,
譬如我們這個茶碗,這個茶碗盛茶的、飲料的,如果下面有破損,你盛的東西都漏掉,都漏失了。
佛說我們的心就像一個盛水的杯子一樣,現在有煩惱,煩惱就是漏洞,你所修的這些功德全漏掉,這真煩惱,功德接不住。
從哪裡漏掉?
從貪瞋痴慢疑漏掉,這五個洞,這五個是大洞,還有小的,怨恨惱怒煩是小的。
你看有大洞、有小洞,
盛一點點東西都漏光。
佛這個比喻是真好。
那怎麼辦?
我們必須把這個洞堵塞住,我們修的功德就能保存得住。
所以漏是煩惱的代名詞。
根本煩惱
是貪瞋痴慢疑,
隨煩惱怨恨惱怒煩,
這東西平常不能有。
可是這煩惱已經在自己心裡面生了根,隨時它會發作,當它發作的時候,你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你才能防止。
古大德常常勸導我們,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念是什麼?
就這些煩惱,
它起來不怕,
你要覺悟得快。
覺悟什麼?
把它轉過來。
修淨土法門的人就用這一句佛號,貪心起來,立刻就發覺,阿彌陀佛把它取而代之,讓這個貪念不能再繼續增長,這個念頭馬上就消掉。
不順心的事情,瞋恚心生起來,這念頭才一動,第二個念頭,南無阿彌陀佛,把瞋恚心伏住,這叫真修行。
這種念佛人是真會念,你看念念把煩惱伏下去,伏久了煩惱自然就沒有了。
不會念佛的人,口裡面念佛,心裡面還生煩惱,那不會念,他伏不住,讓煩惱把你念佛的功夫全破壞了。所以念佛功夫不得力,道理就在此地。
由此可知,修行真的是要先斷煩惱,然後修行功夫就得力。
用什麼方法來伏煩惱?
還是要用佛教給我們的辦法。
佛教的辦法很多,
八萬四千細行,
那都是方法。
無量方法裡面,實在講,最殊勝的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最實用的方法,無過於這一句佛號。
不管什麼煩惱起現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論什麼事情,只要念頭才動,第二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
這個好,一方面可以把煩惱伏住,另外一方面跟阿彌陀佛路線接上了,一向專念,求生淨土,這個線接上了,這是無比殊勝的修學方法。
https://www.facebook.com/1338637338/posts/pfbid02mbYZVz29ss8ew1msa27QVLwotJQBZVPCM28E7Wz8ENbxvTLZUWbnrZm4RgkxGGWSl/?mibextid=Nif5oz
@玄一學佛修行;
心就像一個盛水的杯子 英文
(The heart is like a cup filled with water)
心如水杯,煩惱是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