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是岸】你從迷回過頭來就覺悟了,覺悟就是佛,迷了叫凡夫,從理上講凡夫成佛是一念之間。釋迦牟尼給我們表演的是一念之間,惠能大師在中國給我們表演的也是一念之間,這不是假的,問題你能不能放得下。
法語:
有人以為成佛太難,將來能保持人身也就算了,此種人很多,實未了解佛法。
須知我們縱然以往造業甚重,但回頭是岸,當生就能成就。
所謂回頭是岸,並非多行善事、將功折罪之義,這不是真回頭,捨識用根才是真回頭。
平常用的是分別心,從今以後用不分別的心,乃可成就。
節錄:
佛法的教學,是紮在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佛陀教育教學的目的何在?
你本來是佛,現在迷了,你變成六道凡夫,佛教導我們終極的目標是讓我們轉凡成聖,回歸到本來佛,佛陀教育就圓滿!
成佛難不難?
經上講的原理,你要是明瞭之後,你就曉得一點都不難,放下而已。放下見思煩惱你就成阿羅漢,放下塵沙煩惱你就是菩薩,放下無明煩惱你就成佛,你就回歸自性。
所以佛法這個修學,
真正講修行功夫是什麼?
自始至終就放下而已。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40集)2010/9/11
為什麼叫你放下?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沒有一樣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佛就不會叫我們放下,叫你放下,全是虛妄,你把虛妄的東西放下,真的就現前,
真的是什麼?
佛性。
《還源觀》上講的
「自性清淨圓明體」,
它就現前,
妄的放下,
真的就現前,
這叫證真。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40集)2010/9/11
既有佛性一定會成佛,
只是時間早晚,
早晚依什麼?
就看你自己什麼時候回頭。
回頭是岸,你從迷回過頭來就覺悟了,覺悟就是佛,迷了叫凡夫,從理上講凡夫成佛是一念之間。
釋迦牟尼給我們表演的是一念之間,惠能大師在中國給我們表演的也是一念之間,這不是假的,問題你能不能放得下。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92集)2010/11/11
佛是覺的意思,佛是覺性,就是自家的佛性,這叫皈依佛。
幾個人會皈?
沒有一個,這真不容易。
真正把皈依佛這一條做到,
那就是交光大師
在《楞嚴正脈》裡面所講的
「捨識用根」,
那就皈依佛了。
皈是回頭,
從哪裡回頭?
從識回過頭來,
從八識五十一心所
回過頭來,
依什麼?
依自己的覺性。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10集)1984/12
什麼叫迷惑顛倒?
什麼叫自性覺?
再講得淺一點,就是從感情用事回過頭來要用理智。
什麼叫理智,什麼是不理智,必須把八識性質搞清楚就比較容易懂。
第六意識,前五識是接觸,這個不要緊,眼接觸外面的色塵,耳接觸聲音;起作用,第六識分別,第七識執著,第八識落印象。
本性,就是六根根性,跟諸位說,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不落印象。
現在叫你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就回過頭來了,這叫做皈依覺,這叫做皈依佛。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10集)1984/12
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起貪瞋痴慢,這迷邪染,在這個時候忽然一念覺悟,念一聲阿彌陀佛就回頭了,就是返照。
古德告訴我們,我們起心念這句阿彌陀佛,這一念是「始覺」,就是開始覺悟;
所念的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心源,就是「本覺」;
始覺與本覺是一不是二,這叫「究竟覺」。
能念的自己跟所念的阿彌陀佛,這都分不開,這當中沒有界限,所以它確確實實是法性、是本體、是心源。
換句話說,當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這個就是緊要的關頭,能夠立刻覺悟,立刻把它轉成阿彌陀佛,這就行,這就叫返照心源。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28集)1984/12
我們念佛人句句佛號都要喚醒我們的覺心,無量覺!
南無阿彌陀佛,
皈依無量覺。
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個法門實實在在是第一,聲聲喚醒你,覺而不迷。
既然覺了必定正,正而不邪,必定淨,淨而不染。
你不成佛誰成佛?
這個法門簡單容易又穩當,當生成就。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5集)1984/12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苦口婆心的教我們,沒有別的,就是希望我們在這裡覺悟。哪一個覺悟,哪個就得度,成功了、回頭了,回頭是岸。
那個岸是什麼?
大菩提涅槃。
你還有分別執著妄想,你在六道生死輪迴,脫離不了。
真正覺悟的人不再搞六道生死輪迴,覺悟了。
覺悟之後,佛經裡常說,「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這一生修行這個事情已經辦妥;「不受後有」,永遠不再搞生死輪迴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620集)2002/1/27
真實功德利益就是當生成就,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如果這一生不成就,無論得到什麼樣的利益統統是枉然。
你得禪定也好,
你得開悟也好,
都沒有用處,
一投胎又有隔陰之迷。
所以真正的功德利益就是在西方淨土,真正能往生西方淨土才算是得到真實的功德利益,
除此之外都不能稱之為真實的功德利益,這是我們特別要記住。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4集)1984/12
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1276273048/posts/pfbid026vubmeAcVX5Jo4xQ7RXeDsLgwW7pTBirxKPRdUsqkrU4d1RAFqtnqX2kAZFkHLnvl/?mibextid=Nif5oz
留言:
玄一學佛修行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回頭】
若真修道人不問世間過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親近善知識遠離諸戲論
【屠刀】
貪瞋癡三毒
淨空老法師:「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兩句話太重要!所以佛法一定要師承,老師是關鍵。
https://amtb-hztv.blogspot.com/2021/08/blog-post_12.html
【善導良醫】
般若為導淨土為歸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玄一學問@aq84000
學問之道 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玄一讀經修定》
經典就是「法寶」
經典就是「善知識」
無量法門都是「修定」
總歸一句「看破放下」
看破是智慧,
放下是功夫。
放下自己是智慧,
放下別人是慈悲。
慈悲沒有敵人,
智慧不起煩惱。
南無觀世音菩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智慧
黃念老法音網站
《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
黃念老自一九八五年七月至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之間分七次講於北京居士林
第一講 般若為導 淨土為歸
第一講 (之二)
第一講 (之三)
第二講 (佚失從缺)
第三講 般若與持名念佛 第三講 (之二)
第三講 (之三)
第四講 大方等如來藏經舉要
第四講 (之二)
第四講 (之三)
第五講 無量壽經的殊勝 第五講 (之二)
第五講 (之三)
第六講 彌陀核心五願 第六講 (之二)
第六講 (之三)
第七講 無量壽經宗要 第七講 (之二)
第七講 (之三)
http://huangnianlao.net/?page_id=121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若不往昔修福慧,
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養諸如來。
則能歡喜信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