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的人肯定做出來,他的心行就是「普賢十願」,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太多,濃縮成十願,就是普賢十願。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境界,經文非常明顯,第二品就是「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那是什麼?所有往生的人,沒有一個不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把這樁事情疏忽掉!
淨空法師:老實念佛,心行就是普賢十願
阿彌陀佛,盧舍那佛,這樣殊勝的功德,我們也想得到。怎麼得到?
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應當修十種廣大行願,就是普賢十大願王,要成就圓滿淨土,應當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十大大願王。我們今天說是不懷疑,不夾雜,老實念佛,十大願王沒表現出來,所以不相應。說明什麼?
說明你沒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的人肯定做出來,他的心行就是「普賢十願」,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太多,濃縮成十願,就是普賢十願。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境界,經文非常明顯,第二品就是「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那是什麼?所有往生的人,沒有一個不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把這樁事情疏忽掉!
「蓋淨宗以信願行為三資糧」,靈峰蕅益大師說「非信不足啟願」,你對阿彌陀佛不信,對極樂世界不信,往生的念頭生不起來,親近的願望生不起來。必須對老師,對學習的環境真正了解,真正清楚,你的心才真發得出來。「非願不足導行」,沒有願你的行是散亂的,願就是行的指南,就是行的方向,行的目標,願多重要!這個願引導你到哪裡去?引導你成就無上菩提。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116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316368909/posts/301062243582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