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一動就有貪瞋痴,心不動就是般若。我們念佛法門求什麼?求清淨心。戒定慧三學就是日常生活,內不動心,外不著相,當下就是三德秘藏,就是戒定慧三學,這是生活,不是別的。
演【貪瞋痴即諸佛不動智故。】
心一動就有貪瞋痴,
心不動就是般若。
我們念佛法門求什麼?
求清淨心。
戒定慧三學就是日常生活,
內不動心,外不著相,
當下就是三德秘藏,
就是戒定慧三學,
這是生活,不是別的。
演【觀業道即解脫,
身口所作即法性之大用故。】
身口意三業的造作是自利利他,無量的功德,這是自性的德用,德用就是解脫。
可見得生佛就是那一念之間,這個念頭能不能轉得過來,這個念頭就是迷悟,一念迷就是眾生法界,一念覺就是佛菩薩的法界,就看你這個一念能不能一下轉過來。
轉不過來,老實念佛;
轉過來,那就是禪宗裡面講的上上根人,一下子轉過來。
六祖轉得快,聽《金剛經》,聽人家念了三分之一都不到,他就轉過來。
你要問,他為什麼轉得那麼快?
說老實話,《六祖壇經》裡面雖然沒有詳細記載,但我們學佛的人能想像得到,他是一個非常老實的人,心地誠懇真實妄想少,沒有貪心,貪瞋痴慢這種心都沒有,所以他一接觸就開悟。
我們今天接觸,為什麼不開悟?
妄念太多,貪瞋痴慢太重,這叫業障,把自己的悟門堵塞,把悟門障礙住,就不開悟,這就是中下根性。
這樣根性的,
只有老實念佛,念佛消業障。
漸修,慢慢的把這些煩惱習氣用這一句佛號伏住,伏久了自然就斷掉,斷了之後,就跟禪宗悟入境界沒有兩樣。
這就是觀境可以達到心性,
用這個方法。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01-003-0221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https://ft.hwadzan.com/dv.php?sn=01-003-0221&lang=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