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是捨、布施是放下】
01-008-0006 阿彌陀經要解研習報告
https://ft.hwadzan.com/dv.php?sn=01-008-0006&lang=zh_TW
三學是我們修行的三綱,平常處事待人接物,我們這個身體在世間,不能離開社會,不能離開大眾生活。我們怎樣去跟大眾相處?佛給我們講了六個原則。這六個原則,說老實話就是幸福人生、美滿家庭的標準,這就是菩薩行的「六度」。第一個,「布施」。布施是放下,放得下,你能夠放下,心就清淨了。無論是在家庭,無論是在社會,第一個把我們的成見放下,把我們的爭執放下,與大家相處就容易了。不要固執,不要執著,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叫真正布施。不是一看到布施這兩個字,趕緊到寺廟裡去捐一點錢,去布施,其實大家把意思都搞錯了。你為什麼不把你的煩惱布施掉?不把你的固執布施掉?不把你的妄想布施掉?凡是那些東西,不好的全部布施掉,那就沒有事情了。布施是捨、是放下,這樣就容易跟大眾相處,隨喜功德,跟大家能夠隨緣、隨順,這樣就好。
01-004-0009 阿彌陀經要解
https://ft.hwadzan.com/dv.php?sn=01-004-0009&lang=zh_TW
最後就是第六,六念的第六,「念施」,「施」是布施,布施是放下,布施是捨,要能捨自己的身心為大眾服務,這樁事情不是一個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有道心的人做不到。凡夫都是自私自利,什麼事情都要把自己的利害擺在第一位。覺悟的人不一樣,前面所講的「全他即自」,他不一樣。所以他能念念都為眾生,他為眾生服務,他自己裡面有快樂,是法喜充滿,而且是不疲不厭。我們今天這個境界沒有辦法達到,為什麼沒有辦法達到?因為你自己從來沒有嘗試過,這項修行你沒有真正行過,沒有能夠把佛法的理論貫徹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得不到法喜。不能把佛法這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這些實相把它證實,就是因為你自己沒去做。如果你要去做了,統統可以證實,佛所講的一切經論統統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是我們現前的受用。01-014-0014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
https://ft.hwadzan.com/dv.php?sn=01-014-0014&lang=zh_TW
所以我們知道有個真心,就是不會用。所以我們學習,決定遵守菩薩行的六大綱領。
什麼叫布施?布施是捨、是放下。捨什麼?現在人家一聽到布施,就是捨財。除了財之外,你的障礙太多,財是無數障礙裡頭一種,你捨一種有什麼用?身心世界統統要放下,絕無貪念。不但世間一切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要捨得乾淨。《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佛法,佛所說的法。佛又說了個比喻,佛說法如筏喻,過渡用個小竹筏渡過去。我們現在渡河要坐船,過了河,船就不要了,還要船幹什麼?不過現在我們看到美國人,他的船,車還拖回來,他沒有捨掉。過了河就不要船。
剛才講佛法是藥,病好了,病好了再吃藥,那個人怎麼是個健康的人?健康的人不吃藥,吃藥的人都不健康,這一定的道理。所以人一切都捨,佛法也捨,佛法是藥,藥也捨,這才成佛。明心見性,見了性,那就是個健康的人;沒有見性,都是一身病、一身毛病。所以諸位要知道,捨,不僅是捨財,要緊的是捨妄想,這個東西討厭,捨分別、捨執著、捨貪瞋痴慢、捨煩惱。再進一步,捨生死,生死捨了,不生不滅。你不肯捨,那才有生死,統統要捨得乾乾淨淨,這叫布施。
標籤:
Rich, 布施致富增福慧, 菩薩六度萬行, 六念, 布施, 捨, 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