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傳統老祖宗東西找回來就救了,救了自己、救了社會,也救了地球。這要找什麼?真正覺悟的人,真正覺悟的人他能帶頭幹。不是真正覺悟他做不到,所謂「能說不能行」,修無法師講的「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能說能行。(truly enlightened person)
《淨空老法師講述》:
我們如果真正希望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與人之間不要有衝突,能夠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只有靠中國傳統教學,除這個之外,你想不到第二個方法,所以這個方法太重要。
中國教的是什麼東西?《弟子規》你看看,總綱裡面所講的七樁事情,「孝、悌、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最後是「學文」。前面六條都是德,做人基本的道德,
第一個講孝順父母;悌是友愛兄弟,尊長敬賢,這屬於悌道;謹是謹慎。信是信用,佛法講的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這是信,言而有信。然後把這德行擴張,不但愛父母、愛你的家族,你也能夠愛親戚朋友、愛鄰里鄉黨,發展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超越國家的界限、超越種族的界限、超越信仰的界限,就是文化的界限,博愛。
親近聖賢,親近有德行的人、有學問的人,向他們學習。最後你還有精神、還有能力,你才可以學文藝,豐富你自己的精神生活。
所以中國的教育核心、指導核心是倫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幾千年傳統的教育沒有離開這個範圍,最高指導原則。我們今天把祖宗東西丟掉,不學了,社會亂了,地球災難現前,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的。
怎麼去救?
把傳統老祖宗東西找回來就救了,救了自己、救了社會,也救了地球。
這要找什麼?
真正覺悟的人,真正覺悟的人他能帶頭幹。不是真正覺悟他做不到,所謂「能說不能行」,修無法師講的「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能說能行。
我這次去訪問日本是第七次,住了半個月,半個月哪裡都沒去,就是講經一天四個小時。住在岡山小鎮,這個小鎮以前我在那裡住過兩次,那兩次都是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在日本岡山召開的。我對這個小鎮印象很深,這個小鎮居民很樸實,很難得。小鎮裡面的年輕人都到外面去打工,居民多半是年歲老的,還有小孩、婦女,都很老實,沒有貪心,知足常樂。所以社會風氣好,人非常善良,就是日本一般農村大概都是這個現象、這個樣子,所以農村很可愛。如果能夠把傳統文化來推動,那是個很好的地方,人民好教。一個地方做好了,能夠影響到一個縣、一個城市,會形成一個傳統文化典型的小區。從這個小區慢慢它就會影響它的鄰近,也能夠讓全世界愛好和諧的人來學習,來參觀、來學習。對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會有很大的幫助,會讓許許多多專家學者重新建立信心,所以這是大好事情。我在日本,希望日本天皇能夠推動,不但能救他的國家,也能救全世界。所以像這樣的好事,我們真的是要真精進,以無漏智,這個無漏前面講過,絕不夾雜個人自私自利、名聞利養,決定沒有,這叫無漏智。如果還有個人的名利在裡頭,有個人的私心在裡面,你就全都破壞了,智慧就沒有了。智慧變質變成什麼?變成知識,智慧裡頭決定沒有自私自利,知識裡頭有。
所以要勤行精進,樣樣都要精,都要求進步,包括我們的飲食起居、文化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要求進步。現在我們如果細心去想想,現在有的地方進步太快,有的地方退步,有的地方完全消失了,這就是災難的現象。這個社會文化它不平衡了,我們中國一般人講反常,常是正常,與正常相違背叫反常,反常人要受苦,反常是錯誤。常是什麼?永恆不變的真理,永恆不變真理的核心是親愛。在中國倫理上講父子有親那種親愛,那個親愛不是學來的,是天性、是自然的。我在日本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就在岡山,我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在岡山他們當地的同修陪著我就觀光旅遊,因為開會只有三天,完了之後陪我去日本那些名山去訪問,有十幾個人跟著我。當中有個年輕的媽媽推著一個小車,帶著她的兒子四個月。我們在路上散步的時候,我忽然停下來,我讓大家來看,你看看小孩四個月,父子有親就在這裡看出來。你看他的母親對待這個兒子,四個月大的兒子,四個月大兒子不會講話,你看他的眼神、你看他的動作,他對他媽媽那個愛很容易看到,這小孩沒人教他,母親也沒人教她,出自於天性,五倫裡頭父子有親在這裡就可以看到。中國教育就從這裡生起來的,教育的目的呢?是希望這種愛能夠一生保持不變,這就是孝道,這是中國教育頭一個目標,天性的愛永恆不變。第二個目標是把這個愛發揚光大,從他愛他的父母展開來,愛兄弟姐妹、愛親戚朋友、愛鄰里鄉黨,再展開愛社會、愛國家、愛人類,這是中國傳統教育,這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理念。從這個地方延伸才有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基本的道德觀念建立了。
五種常道永恆不變,這是常,這五個字,仁義禮智信,仁就是仁愛,就是父子有親這種親愛發揚光大。仁是二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待一切眾生要像對待自己一樣,我怎麼樣對待自己,就要怎麼樣對待別人,這是仁,推己及人,我希望別人怎麼對我,我先要怎樣對人。義是循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合理、合情、合法,這是義好,三方面都顧到,理、情、法,這叫義。禮是禮節、禮貌,就是規矩,人與人交往一定要有禮節,沒有禮節就亂了,社會就亂了,禮裡頭講求尊卑上下不能錯亂。中國從漢朝到滿清兩千年,用什麼治國?用禮,比法好,禮裡頭有情、禮裡頭有義。所以中國號稱禮義之邦,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從漢武帝定了這個制度之後,用孔孟學說來治天下,中國這個地區就成為禮義之邦。禮下面是智,智我們今天講的理智,而不是感情,感情容易誤事,所以人要有智慧。情裡頭有迷,智可以幫助它、糾正它,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用理智不用感情,情轉化成智慧,這是對的。末後是信,人言曰信,人得像個人,人要有信用,首先要信自己,信自己的本性是聖賢。《三字經》上頭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相信自己本性本善。大乘經上佛教給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要學佛,第一個信,信我自己本來是佛,你才能成得了佛。
你學佛學得不成功,什麼原因?因為你不相信自己本來是佛。你學習傳統文化沒有進步,因為你不相信「本性本善」。特別是大乘佛教,你進佛門來接受三皈傳授,三皈傳授完全講自性,你三皈依皈依誰?皈依自性佛,皈依自性法,皈依自性僧。你去看看《六祖壇經》,惠能大師怎麼傳授三皈的?我們今天皈依念這個誓詞,「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惠能大師不是這麼講法的。惠能大師的三皈依是「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然後再加以解釋,「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我在最初二十六歲學佛看到《壇經》,就感到非常驚訝,他為什麼這樣講法?在我們想像當中應該在唐代,能大師那個時代,佛法傳到中國來差不多有七百多年,時間久了愈傳愈訛,就是三寶被社會大眾已經有誤會了,他才會這樣說法。如果是正知正見,他就不必這麼說;大家對於三寶產生誤會,所以他不能不這麼說,把三寶的真正意思說出來。你皈依佛是皈依自性覺,不是外頭來的;皈依法是自性正,正知正見,八正道裡頭正見、正思惟;皈依僧是自性淨,是清淨心。我們這個經題裡頭的「清淨平等覺」,清淨是僧寶,平等是法寶,覺是佛寶,所以這個經題具足三寶,覺正淨都在這部經上。這部經是從自性流出來的,不是從外面。
釋迦牟尼佛的自性跟我們的自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阿彌陀佛的自性跟我們還是一個性。這個自性能生萬法,遍法界虛空界從哪裡來的?從自性變現出來的。怎麼變現的?為什麼變現的?這個道理都在大乘經裡頭,你好好的去讀,你慢慢全都明白了。所以佛法是大學問,佛法是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或者我們簡稱佛陀的教育。它是宗教,但是不是現在一般人對於宗教產生的誤會,那個對宗教的看法是錯誤的,一般人看法宗教是迷信的,這個錯了,他根本不懂得宗教兩個字怎麼講法。中國人解釋「宗教」兩個字,你去查字典,宗怎麼講法?教怎麼講法?宗教合起來怎麼講法?那個字典上寫得很清楚。宗有三個主要的意思,第一個是主要的,第二個是重要的,第三個是尊崇的,大眾所尊重、所崇仰的,教是教育、教學、教化。合起來宗教是什麼意思?宗教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佛教完全符合,一點都沒講錯,這兩個字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把它解釋錯了。佛教在現前社會,確實有許多不同的形式出現,真正的佛教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現在好像看不到了。在中國三百年前,你可以看到。
我這次在日本,問日本人,日本人告訴我,四百年前他們的佛教是教育。你看對《無量壽經》的研究、講解,這個風氣超過中國,日本的祖師大德對於《無量壽經》的研究可下了功夫,留下來的著作非常豐富,重要的註解有二十多種,如果加上次要的大概到六、七十種,這麼多!而在中國只有兩種。所以他們告訴我,四百年前日本佛教是重要的教育,現在衰了,現在宗教教育沒有了,名存而實亡。現在宗教是什麼?跟中國一樣,以經懺佛事、祈禱、為亡靈誦經,以這個為主,這樣一變就變成現代人所理解的宗教,迷信,為死人服務的,大家聽說宗教都是這個。宗教裡面搞祈禱,佛教裡面誦經這都是屬於祈禱,乃至像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各種法會,統統是屬於祈禱,這些東西在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從他開悟就開始,他三十歲開悟,七十九歲圓寂,沒有一天不講經,沒有一天不教學,所以他真的是教育。這些祈禱式的宗教,是後來才……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257555868/posts/pfbid02b4SgV26QHBsvi8vD1xsptoMBBXy9Y4dHvTca7oYP9xjhUgPxrYTJiAC6hT8kvU4Ml/?mibextid=Nif5oz
真正覺悟的人 英文
(truly enlightened person)
真正開悟的人
標籤:
淨土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