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真正修懺悔法,實在講有個很好的方法,拜佛,一心專注,你真正能發願一天拜三千拜,下定決心拜三年,會把你的業障都拜掉,然後你再學東西,你進步就非常快。
02-039-0265 淨土大經解演義
https://ft.amtb.tw/dv.php?sn=02-039-0265&lang=zh_TW
「如《會疏》曰:菩提者,則上善所入,故言善趣門。是謂入菩提妙覺之法門,才是善趣門。」這句講得更具體,入菩提妙覺之法門,妙覺是果佛,還在等覺之上,再上就沒有了。
所以妙覺是真正無上正等正覺,這是證入大乘極果,到究竟位了。我們現在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在無量法門裡面,去窮究這樁事情,難,太難了,你認識它都難,你了解它就更難。
在這裡我們不能不感激阿彌陀佛,要不是他開淨宗法門,我們這一生不能成就。
無論你怎樣用功、怎樣努力,勇猛精進,晝夜不懈,你還是不能成就,為什麼?
煩惱習氣除不掉。
你只要細心觀察周邊,回過頭來再觀察自己,你就知道困難。
觀察周邊你才能了解自己,自己煩惱習氣不知道,不知不覺就起現行,就造業,起現行就叫造業,造業就有果報。
我們看自己難,看別人容易,看到別人的習氣煩惱了,回過頭來想想自己,回光一照就發現自己的過失,否則的話發現不了。
別人造作罪業,我們從他身上發覺了自己,那個人就是菩薩在為我們示現,我們得感恩,不是他的示現,我怎麼能發現自己的毛病?
不是容易事。
發現之後最可貴的是改,不改沒用,發現了就趕緊改。
《了凡四訓》講得好,天天發現自己過失,天天能改正自己的過失,三年你就是賢人。
我們以儒家的講法吧,三年你就成君子,七年你就成賢人,九年你就成聖人,你步步高升。
聖賢、君子是教出來的、學出來的,人人都有分,只要你肯幹。
天天讀聖賢書是接受聖賢教誨,天天看別人錯誤是提醒自己,都是老師。
天天自己改過,儒家的學習里程,我們果然依教奉行,真的三年成君子,七年成賢人,九年成聖人。
現在這個社會,就是沒有聖賢、君子,所以社會一團糟。
盛世是聖賢、君子做出來的,聖賢、君子在哪裡?
求人不如求自己。
世出世間法最難的是求人,求人難、登天難,古人說的,說的話一點都不錯。
聖賢、君子不求人,只求自己,自己成就了才能幫助別人。
我們再看底下這句經文,「此門唯有發菩提心上善之人方能趣入,洞開此門,故云通達善趣門」。
這個門,在我們這部經就是極樂世界的大門,極樂世界是善趣。
什麼叫發菩提心?
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講得非常之好,真正發心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人就是上善之人。
我在此地更具體跟諸位說明白,你能把《無量壽經》念熟,最好是念背。
五十、六十以上記憶力衰退了,不必背誦,如果要背,只背四十八願這一品就行了,六十歲以上的人希望你熟讀這一品;五十歲以上的人早課四十八願,晚課三十二到三十七品,你還行。
五十歲以前的最好是把《無量壽經》能背熟,《無量壽經》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就是《無量壽經》,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
你念佛,聲聲阿彌陀佛跟《無量壽經》相應,一句佛號是一部經,一部經濃縮成一句佛號。
心是佛心,願是佛願,德是佛德,行是佛行,恭喜你,你決定生淨土,你的品位不是下品下生,至少也是同居土裡面上三品往生。你必須知道,上三品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上輩三品,上輩三品往生的人都是預知時至,而且生死自在。
自在是什麼?
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在這個世間再住個幾年也不在乎,沒事,他有這樣的功夫。
中輩以下就不能,上輩就得大自在!
西方極樂世界的國門大開,歡迎你回去,故云通達善趣門。
後頭說,「云何洞開?
則唯有成就淨國普攝群生之淨土法門也。」
這句說得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給你指示出來,這個門是彌陀法門,彌陀成就淨國普攝群生。
你真聽懂了,聽明白了,真幹了,不愧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弟子,所以極樂的國門為你洞開。
12-017-1704 大方廣佛華嚴經
https://ft.amtb.tw/dv.php?sn=12-017-1704&lang=zh_TW
普通菩薩在一念當中不能具足這十條,大菩薩在一念當中、一行當中、一舉一動當中,統統圓滿具足。
學佛在哪裡學?
在這裡學!
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說道場在哪裡?
你在哪個地方,道場就在哪裡。
問題是什麼?
有道!
這十波羅蜜是道,道在我心裡頭,心遍虛空法界,道遍虛空法界,虛空法界就是道場。
修道的意思我們就明白,修是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道相違背,與這十條相違背,你知道相違背這就叫覺悟,馬上把它改正過來叫修行、修正;
你要不覺悟,你就沒法子改。
所以你覺悟是看破,改過來是放下,把錯誤的放下,這真功夫!
天天改,年年改,果然是每天你都在改,不要改多,每天都能改正一、二個小毛病,三年你就是賢人。
你會很自然的覺察到,煩惱少了,智慧長了,煩惱輕、智慧長。
你再想想,從前你眼睛看、耳朵聽,都沒有看清楚,都沒有聽明白;
現在看什麼東西能看得清楚,聽能聽得明白,這就是智慧漸漸開了。
所以煩惱分分斷,智慧分分開;煩惱一下斷,智慧一下開,那是頓悟的人,上上根人,那不是普通人。
所以我們做人、學佛最重要的知道自己的根性,不要跟人去比,每個人根性不一樣。
根性是從過去生中累積下來的,上上根人生生世世他修行,他才有今天的成就;
下下根人生生世世造惡業,他迷惑顛倒,遇到真正的高人,佛菩薩指點,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
壞人一誘惑他,他就跟他去,好人怎麼勸他不相信,你來騙我,這就是根性不相同。
諸位要知道這是習性,不是本性,本性是相同,習性是什麼?
習性就是妄想分別執著。
在一般大乘教裡面講的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這是習性;
修就是把煩惱習氣修正過來,恢復到性德。
經教裡面所講的這些科目都是性德,為什麼要布施?為什麼要持戒?為什麼要忍辱?
你自性裡頭本來是這樣的。
由此可知,我們今天迷失了自性,起心動念全部跟性德相違背,把性德變成煩惱。
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對於這些科目學習不但有信心,會很歡喜,我喜歡這樣做,你學進步就很快,為什麼?
你好學,好是喜歡。
我們在修行,這種歡喜心生不起來,你就要知道習氣實在太重!
想學就是學不過來。
學不來有沒有辦法?
有辦法,這個辦法不是靠別人,靠自己要發憤,真正懺悔發憤改過。
我們讀古書,先秦時代,戰國的時候蘇秦,東漢孫敬,兩個人都做到宰相,真的發憤讀書。
晚上讀書沒有精神怎麼辦?
從前人頭髮不剃的,長頭髮,把梁上吊一根繩子,把自己頭髮栓起來,頭一低下來,那個繩子就會為你拉一下,懸梁刺股,這是自己學的。
你要有這種精神,你才能把自己壞習氣、壞毛病改過來,叫發憤圖強,這不是人逼他的,所以他能有成就。
我們怎麼樣?
懶散、懶惰,一點苦都不能受。
蘇秦、孫敬是自己找苦受,不是別人給他的,他不用這個方法,他提不起精神,沒有辦法對治他的懈怠懶惰。
學佛的人,真正修懺悔法,實在講有個很好的方法,拜佛,一心專注,你真正能發願一天拜三千拜,下定決心拜三年,會把你的業障都拜掉,然後你再學東西,你進步就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