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
【感應】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1-0001&lang=zh_TW
諸位想想,世出世間都要通達才能夠弘法利生,這些典籍等於說這些教科書,是不是我們一生當中能夠念得完的?
因此老師就告訴我,不通達無法擔當弘法利生的責任,通達又不是一生時間能夠做得到的,這個事情難!我們應當怎麼辦?
所以老師講,如果要通達世出世間法,唯一的辦法就是誠。不僅僅是要誠,要誠到極處,至誠,這就是求感應,要求感應才能夠通達。
我們俗話講,求佛菩薩保佑,感應就是保佑;沒有佛菩薩神力加持,沒有佛菩薩真正保佑,沒有辦法通達的。
你求佛菩薩保佑怎麼個求法?
以誠敬來求,正是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你有十分誠敬當然得十分利益,所以老師教給我「至誠感通」。
我在此地不敢自己據有,今天在這個地方貢獻給諸位,這是態度裡面比什麼都重要。通是通達世出世間法,這是要求感應的,就是求佛菩薩保佑的,求的方法是用至誠心。
至誠心就是直心,菩提心裡面直心,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佛說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是比什麼都可貴的,比什麼都重要。這是態度裡頭大根大本,實際上這四個字,最重要就是這兩個字,至誠,他自然就感通了。
另一個就是助緣,就是師友,這是一個修學人決定不能缺少的,你要以禮去事師,要以禮去親友,友是同志,師是我們的老師,有老師、有同學。
而這個同學乃是同志,志趣完全相投的同學,老師指導我們,同學幫助我們,互相在一起切磋琢磨,我們才會有成就。老師教導也是相當不容易,也是很難,古人親近一個老師,老師確實負責任來指導。
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老子有句話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就說明世間的學問,為學是求學,你的學術、知識是要一天一天增長,這是你有進步,你有成就。可是修道就完全不相同,修道是要日損,損就是一天一天減少,減少的什麼?知見減少,煩惱減少。老子這兩句話,與佛法所講的根本原理完全相同,佛法在原理上講,斷煩惱障,斷所知障,豈不是完全相同!所以為道是要日損。一個善知識,一個好老師來教導,他不希望學生天天增長知見,每天讀經、聽經,他知道了很多事,這就壞了。為什麼?如果他要是讀這些經,讀這些理論,讀這些方法,他都記住,一天一天的腦子裡面道理多了,方法多了,在世間法講好事,在佛法裡講壞事。這正是清涼大師所說的「增長邪見」,哪有什麼好事?佛法的修學天天給你講經說法,讀誦大乘經典,目的在哪裡?目的是要斷你的知見,修學佛法難處就難在此地,它是要斷知見的。它是要在讀誦、聽經達到個什麼目的?達到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本經所提的目的,達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本來無一物。那你要是增長許多知見,你怎麼能達到一心?這樁事情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智常禪師所提出來的問題,請教六祖,就恍然大悟,才真正明瞭佛「無法可說」。
我在講席當中告訴大眾說,你聽經,天天聽經,不是不聽,天天聽經沒有聽得一個字,你就開悟了;天天看經,沒有看著一個字。天天聽、天天看,自己得的是一心不亂,得的是本來無一物,你開悟了。佛法的講演,釋迦牟尼佛講經,佛祖講經,教你去讀誦大乘經典,這個語言文字是什麼東西?是一把掃把,把你心裡面無明、邪見,把它掃得乾乾淨淨。你們看《金剛經》,佛一面說一面否定,把你掃得乾乾淨淨,破無明、破邪見,你才能夠得到佛法的受用。諸位要明瞭,如果有這樣個好老師來指點你,這是明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的明師,是真正善知識。如果他要是教你,這個東西要記住,這很重要,不要忘掉,你要記得多!將來你講的時候才有材料。跟諸位說,那叫邪見,為什麼?增長知見。
或者有老師講,這個修行要得定,這個東西最好統統不要,也不要聽,也不要看,把見聞覺知統統堵塞起來,你天天在那邊打坐就行了。這個辦法增長無明,什麼東西一無所知,這不行;真正佛法又要了了分明,又要沒有執著,這是佛法。
《般若經》裡面所謂的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金剛經》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是佛法,這才是正覺。
它的確是遠離無明,遠離知見,
中國禪宗達摩祖師傳來的,
所標榜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原理就在此地。
不立文字,禪宗文字比哪一宗都多,可見得它要不要文字?
要文字,文字是工具,它不執著文字就是不立文字。
我們天天念經,不執著文字,天天念,愈念心愈清淨,愈念愈沒有妄想,愈念愈是大徹大悟,這是善知識,這是真正的好老師。
我們能夠得這樣的老師來指導我們,來幫助我們,在佛法上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信這條裡面我們信佛,信我們的根本老師。
信法,佛所教給我們的方法、理論是正確的,我們不要懷疑。
信善知識,我們認識這個善知識,好老師我們相信他,他指給我們的路是正確的,他教給我們的方法是正確的。
我們依照這個路,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我們一定有所成就,這個成就得清淨心。
這都是修學基本的態度,我們在佛法修學上,我們應該如何做個好學生,自己具足好學生的條件,你必定會遇到好老師;自己要是沒有具備好學生的條件,縱然遇到真正的善知識,好老師,你也會當面錯過。
在他會下沒有成就,那是多麼可惜,因此這個「事師親友」關係就太大了。
因為老師有老師的尊嚴,不能常常跟老師聊天,不能跟老師開玩笑,有許多的疑難不是重要的在老師面前不敢提起,老師有尊嚴。
這就需要同學,同學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可以在一起抬槓,可以在一起辯論得面紅耳赤,沒有關係。
同學!彼此不服氣,可是辯論完了之後,回去再想一想,某人說的話是有道理;實在不服氣,想不通,問老師,請老師做最後決定。
所以在修學過程當中,同學幫忙,那個幫助的力量確實不亞於老師。
師與友對於我們的幫助,對於我們的恩德,都是十分之厚。這是在態度上,我們必須要具備的,就是要懂得的。
底下講「善財典型」,《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他給我們做了個模範,做了個示範。換句話說,我們不曉得怎麼個修學,也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態度,什麼樣的禮節,什麼樣的言語,什麼樣的方式來承事老師,善財都做出個樣子給我們看。這從前方東美先生對於《華嚴經》的讚歎,他老人家說,不但經典裡面有非常好的理論、方法,而且善財童子還表演給我們看,這個書實在是太圓滿了,帶表演的。真正是一部非常完美的智慧的教學,他認為是最理想,最好的教科書,就是《華嚴經》。
在修學上面來說,前面也說過,離不開戒定慧,這是佛法根本的學問,三學。初期是以三學為根本,到後來則是以三慧為主修的,到什麼時候才以三慧為主修?到慧成就了,戒定開了智慧。以我們本經來說,因戒生定,這個初級的定是功夫成片,中級的定是事一心不亂,高級的定是理一心不亂。必須在高級定裡面,慧發生了,就是說理一心不亂而後開慧了。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與禪宗裡頭的明心見性沒有兩樣,事一心不亂,到這個時候,是以聞思修三慧為修學的主要的科目,所以說「初三學,後三慧」,這就是小乘。可以說是人天、小乘、權教菩薩都是三學;到大乘實教的菩薩,三慧以本經來說,就是事一心以前是三學,理一心是後,這是依三慧。「終大覺」,終極的成佛,成就大覺。
在佛法的修學跟世間法也不相同,它在方法上有「行布、圓融」,所謂行布就是次第,按部就班的有順序,有個程序;圓融是頓超,不要按次序,這是講圓融。這兩種在大乘法裡頭,可以同時的修學,譬如說「生活教育以戒」,儒家這是以「禮」,這是生活教育。私生活小乘戒,大眾在一塊團體生活,菩薩戒;比丘戒是私生活的生活規範,菩薩戒是團體生活的生活規範。像我們今天政府所訂的國民須知,就是一種生活規範。在「心理教育」上講求的是定學,儒家講靜,講靜定;在「精神教育」上,佛法講慧,戒定慧,儒家講智。它這個教學可以說對我們整個無論在精神,無論在生活上講,它全都顧到了。這裡頭有次第也有圓融,實際上生活來講,按照我們年齡,按照我們的程度,按照我們的環境,是有次第來教學的。
01-001-0004 佛說阿彌陀經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1-0004&lang=zh_TW
在《十六觀經》裡面,是隨著我們世俗的觀念來作觀。日落懸鼓,大海結冰,這就是我們世俗所講的西方,用這個來作觀,這是善巧方便,幫助你得到一心不亂。
如果諸位再要懷疑,我也可以提供諸位一點消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個信號,這就是一個指引。
這個信號,就譬如無線電報一樣,你在這個地方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裡他就接收到,他就有「感應」。
當你臨命終時,經上說得很清楚,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換句話說,你決定不會迷失了方向。
你就照經典裡面所說這個辦法去做,毫無懷疑的去相信去做,到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你,你跟佛一道去。太空雖然大,你也不會把路走錯了,這個多穩當!所以說千萬不要懷疑,要相信這個事實。
信理,深信十萬億佛國土之外的極樂世界,實實在在不出自己一心之外。所謂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前面說過,十方虛空無邊的國土,都是自己真心所現的境界。就好像作夢一樣,夢境的時候,整個的真心所現的相就是夢境。我們今天真如本性所現的相,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可見得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離開我們?沒有離開。是我們一心所現,這叫信理。還要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佛、諸菩薩們、諸上善人,都是自己一念所現的影像,整個依正莊嚴的相就是自己的心,整個自己一心就化成這個境界相。你要問你的心是什麼樣子?十法界依正莊嚴所呈現的,就是你心的樣子。好像作夢,你心是什麼樣子?夢境就是你的心的樣子。因為心就是夢境,夢境就是心,古德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這叫信理。
理,既然如是,整個境界就是唯心所現,我們何必要求往生?這個話說起來不是沒有道理。但是這裡頭就是有迷悟之分,果然證悟、徹悟,哪有生不生!如果你迷惑顛倒,業障未除,娑婆世界是我們自心染污所現之物,極樂世界是我們自心清淨所現的境界。試問問,我們要不要離染污,恢復我們自己的清淨?這是應該的。離染污就是厭離娑婆,希望恢復到清淨就是欣求極樂,可見得這個事情是一而二,二而一。不但我們應該,十方世界諸佛菩薩都不例外,也是用這個方法斷盡無明,恢復我們究竟大覺。這是說的信。
再講到「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意思、這個道理,我們都要認識清楚,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具備的條件。厭離是說他放下,能夠放得下;欣求也是形容他真正期望著到極樂世界,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學,快快的成就自己。所以欣求與厭離在此地都是形容詞。
這個法門的行門,講到修行,「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執是執著,持是保持,繼續不斷的執著名號。這個意思實在就是孔老夫子給我們所講的,「擇善固執」。這個佛法,諸位曉得,它是破執著的,這個法門裡面教我們要執著,我們對娑婆世界不可以執著。因為什麼?娑婆世界你要執著就放不下,你要厭離,就是不執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要執持名號,執持名號給諸位說,這是擇善固執,善中至善。《大學》裡面所講的「止於至善」,執持名號也就是止於至善,擇善固執這是真善。這是方法,它的目的則是一心不亂,這是諸位一定要記住,這是一心不亂。如果我們執持名號,要不能夠達到一心不亂,當然也有帶業往生,到後來會跟諸位說明。但是總不如達到佛在本經裡面,要求我們的目標,所以講到修行,是要以一心不亂為目的,這個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信願持名」,有信、有願、持名,你看看這三種條件全都具足了。這在行門裡面「為一乘真因」,一乘佛法裡面真正的修因。「四種淨土」是一乘佛法最妙的果報,真因、妙果,一乘法!比大乘還要高!你們看看這是什麼法門?與《六祖壇經》有什麼樣的差別?六祖大師他是一乘教學,他所接引的大眾上上乘人,他自己說上上乘就是一乘。《壇經》裡面教學的理論跟方法是一乘真因,成就的是「一乘妙果」。如果跟這個法門來比較,這個法門比《六祖壇經》還要殊勝,還要真實。六祖的法門所接引的大眾不廣,僅限於某些具足他那個條件的人可以修;而這個法門,信願持名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因此這個法門在十方諸佛教學度生裡面,是一個最主要的法門,道裡就在此地。你們看《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善知識,吉祥雲比丘就是教他信願持名,念佛法門;最後一位普賢菩薩教給他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個開端,一個終結,就是代表行門裡面的主流,我們講的修行的正修。當中五十一位善知識,所教給善財那些修學的理論與方法,都叫做助修,正助雙修,一生成就。這是真正值得我們深深的去反省,應該好好的去覺悟,千萬不要辜負了自己,不可以當面錯過。
01-001-0006 佛說阿彌陀經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1-0006&lang=zh_TW
『賓頭盧頗羅墮』,這位尊者與我們末法時期的眾生有特殊的因緣,就是佛不准他入滅,留在人間做為「福田第一」。
賓頭盧頗羅墮意思是「不動」,福田第一。就是我們今天,譬如說一般道場裡面打千僧齋,可能尊者就會化身到這個地方來應供。
可是我們要曉得一個條件,凡是能夠感得佛菩薩來應供的,這一定是感應道交;如果我們自己沒有真正的德行,是不能感應的。
譬如說我們一般的老百姓,我們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情形,我們今天辦一桌好酒菜,我們請總統來吃。他來不來?
不會來的,不可能的。
你真正說是建了很大的功業,有特殊的情形,總統就會來,這就感應道交。
而不是一般我只發個心,我今天來打個千僧齋,我來求福報,這些佛菩薩、阿羅漢就來應供;真心辦道才會有感應道交,真與真感應,誠與誠感應。
沒有真誠,心不在道,滿腦子裡面就求名聞利養,那也有感應,誰來感應?
魔來感應。
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所說的,「惡鬼屯門」,魔鬼來感應,佛菩薩不來感應。
像寺院裡面我們供的佛菩薩形像,我們心裡面真有佛菩薩,你去拜他,那就是真佛菩薩在。
如果說拿這個做招牌欺騙別人,所謂神棍之流的,那個地方雖然是佛像,真佛不在那個地方,而魔鬼附在佛像上。
像這些基本的常識,我們要懂,佛法也不外乎天理人情。理是屬於真諦,情是屬於俗諦,真俗圓融,真俗不二,所以他才有感應道交。這是人天福田第一尊者。
01-001-0009 佛說阿彌陀經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1-0009&lang=zh_TW
當我們念佛的時候,前面跟諸位說得很清楚,念佛的時候一定要「全心即佛,全佛即心」,這樣念才有感應,才有效果。
01-001-0014 佛說阿彌陀經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1-0014&lang=zh_TW
我們回頭想想,我們自己念佛用的是什麼心?這點很重要,如果我們自己要問,我們念佛何以不得力?我們念了這麼多年,何以沒有感應?何以不能夠斷煩惱?何以不能夠證一心?原因在哪裡?原因都在能念之心不一樣!
01-001-0015 佛說阿彌陀經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1-0015&lang=zh_TW
機宜在《楞嚴經》裡面就是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那是講一切眾生。而佛則是隨機應現,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感應道交,這是照眾生的機宜,我們首先要明瞭自受用與他受用的差別。
01-003-0018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3-0018&lang=zh_TW
是叫你一心不亂,不是叫你一身不亂!拜佛雖然身動,心不動,心裡面澄到極處它自然有感應,這個感應能夠把三細六粗逐漸淘汰,逐漸轉變為定慧。所以拜佛是很巧妙的一種修行方法,乃至於經行。
01-003-0025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https://ft.amtb.tw/dv.php?sn=01-003-0025&lang=zh_TW
有煩惱,便起惑造業,業有招感性。惑是什麼?對於自己、對於境界,真相不能明瞭,這是迷惑,迷惑之後就妄動,這就能招集感應種種業報,這種相就是招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