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淨土,最忌諱的是夾雜】法會也是夾雜,都是不專。還有喜歡說一些沒要緊的禪,不要緊的禪,說說禪宗這些機鋒語,不要緊的禪,還要談一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這些話,這與念佛一心不亂統統都不相干,所以這都是夾雜。
修淨土,最忌諱的是夾雜
淨空老法師:
《西方確指》是覺明妙行菩薩,這個人是隋朝時候的人,他是修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覺明妙行」是阿彌陀佛給他的,等於說給他這個法名。
他那個時候有十二個人在一塊同修,只有他往生,其余的這些人信心不堅固,轉學其他的法門沒能往生。他一個人專修他往生了。
所以這樁事情大概在清朝末年,他們這批人生生世世有這個願,這一世又搞在一塊來了,天天搞什麼?
駕乩扶鸾搞這個東西,結果是個菩薩來了。來了告訴他,我前世跟你什麼因緣,我們過去生中在一起學佛,你們雜修沒有能往生,我去了,我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以這次駕乩扶鸾,完全勸他們這些人念佛。
所以印光大師講: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駕乩扶鸾的確是不可靠,但是他這一次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這個道場只有這麼十來個人,個個成就。這是他的老同參,倒駕慈航回來度他們。
《西方確指》是這麼一本書,是扶鸾扶出來的,很難得、很難得。他自己也說:用這種方法來教化眾生只有這一次,以後不會再可能有的,特別交代。所以這本書諸位要看看很有趣味。
菩薩在這個指示裡面說:大凡修淨土人,最忌諱的是夾雜。你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我們通常講念佛人很多,為什麼往生的人這麼少?古德跟我們說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善導大師講一百個人修,一百個人往生,一千個人修,一千個人往生,沒有一個會漏掉的。為什麼在實際情況之下,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我過去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老師很感慨的告訴我,他說:我們台中蓮友名冊上有名字、有地址的有二十多萬人,真正往生的三、五個而已!為什麼會這麼少?
我們讀了《西方確指》就曉得,「夾雜」,他心不專,夾雜的事情就太多太多。一般夾雜的事情就是世間事情,你夾雜著名聞利養,夾雜五欲六塵,家裡樣樣放不下。家庭也放不下,事業也放不下,心裡面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不能專。他這個東西要一向要專修,你的心不能專。
其次法門夾雜,覺得我念這句阿彌陀佛,好像別人都瞧不起。
尤其是這句阿彌陀佛哪個不會念,有什麼了不起!三歲小孩都會念。會念是沒錯,專念就不容易。
會念他不專,所以聽到人家參禅的,聽到人家學密的,心裡就羨慕。
李老師在台中講《金剛經》,講《法華經》,講《楞嚴經》,講了許許多多的經典,為什麼?就是叫你聽了之後,覺得你們所講的我也聽過,我也不輸給你,意思在這個地方。幫助大家堅定念佛的信念,目的在此地。否則的話,講這些干什麼?雖然他在台中講經四十年,可是台中人心還是散亂,真正專心的那就成就了,那就往生了;聽到耳邊風的,沒有真正留意的,還是不能往生。所以說最忌諱的夾雜。
他老人家也說得很清楚,什麼叫夾雜?他舉了幾個例子,舉得很具體。譬如說念經,念淨土宗以外的經,這就是夾雜。念《金剛經》,念《普門品》,念《法華經》,念《華嚴經》,念這些經典,這叫夾雜,不專心。所以古德修這個法門的時候,通常他念就是一部《彌陀經》,或者一部《無量壽經》,這兩部。《觀經》念的人很少。唐以前大家都是以《無量壽經》為主,都念《無量壽經》,唐以後大概都是以《彌陀經》為主,就是一卷經,他不雜!專。這是念經,夾雜的。持咒,現在一般學佛的念楞嚴咒,念大悲咒這最普遍的,十小咒,早課都念這個,這夾雜,所以這是持咒。
又做會。會就是法會。
法會也是夾雜,都是不專。還有喜歡說一些沒要緊的禪,不要緊的禪,說說禪宗這些機鋒語,不要緊的禪,還要談一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這些話,這與念佛一心不亂統統都不相干,所以這都是夾雜。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一集)
https://www.facebook.com/132449523610556/posts/pfbid02zKe4RUQX6P48vz27kdHuv9vTEaJk522H6NB612Bna39sTPxVT1ozRS2SKdp1MKL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