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經論輯要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25)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復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經文很明顯,但意思無盡深遠。如何成就淨業,特別對念佛法門而言,淨業從哪裡修?欲淨其心,先淨其口。《無量壽經》教我們善護三業,第一就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由此可知,這一段教誨的重要性。
「惡口」就是說話粗魯,音聲、態度、詞句難以入耳,現在所謂是命令的句子。縱然是你的下屬,充其量也是表面不得已而服從,心裡不服,這是失敗。往往在某種關頭時,被下屬背叛了。為什麼會叛離?必有原因,而因素裡決定少不了平時言語不當,這是世出世間一切事業成敗的關鍵。人與人相處,言語佔的分量極重。所以,孔老夫子教學四個科目,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語。言語是德行的表現,一個人德行如何,從言語、表態、動作上,就能一目了然。
我們要如何積功累德?佛菩薩教導我們,要柔和愛語,這是濟眾。過去我親近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常常觀察他們接待賓客、接待來學,看了深受感動。他們對學生是嚴厲的教訓,但對大眾不會這樣,這顯示老師對學生負責的態度,老師有義務幫助、成就學生,學生有過失一定要指責。因此,說你過失的只有兩種人:一是父母,二是老師。朋友、同學說過失頂多是兩次,你還不改,就永遠不再說,說多了會變成冤家,以後對你是「敬而遠之」;遠之就是不與你共事。你在社會上做任何事業,得不到別人幫助,所得到的是與你有利害關係的,你沒有道義上的朋友。所以,德行、言語不能不學。德行的落實,就是「十善業道」。
若離惡口,就得到八種淨業。哪八種?
「一、言不乖度。」『度』就是分寸,言語如理如法、合情合理,恰到好處。言語過分,顯得巴結人、討好人;言詞不及,顯得傲慢、瞧不起人,這都不好。因此,說話言詞要恰到好處,這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養成習慣。
「二、言皆利益。」無益之言,佛法稱作「戲論」,就是世間人講的開玩笑,諸佛菩薩、修道之人沒有戲論。戲論與幽默不一樣。世間人的幽默,不見得是對對方、對社會大眾有利益;而聖賢、君子所謂是「出言成則」,說出來的話都可以做為社會大眾的準則,這就是利益。由此可知,淨業是有利益的,若於社會大眾沒有利益的,就不是淨業。利益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得清淨心,幫助我們斷煩惱、長智慧,這是真實利益。
「三、言必契理。」『理』是真理。聖賢君子決定沒有悖理之言,決定不違背真理。為什麼?他見到真理,即佛家講的「明心見性」,所以他的行為、言語決定是性德自然的流露,與性德相應。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十二部經教,都是性德之流露,所以契理。
「四、言詞美妙。」這不是指說話的音聲好聽,音聲好聽固然在其中,但『美妙』有更深遠的意思,是讓人聽到歡喜接受,正是所謂的「金玉良言」,現在人講的合情、合理、合法,這是契機。契機契理的言語,才能廣化眾生。這真正是從仁慈博愛流露出來的,從清淨心流露出來的,這屬於淨業,亦能淨化人心、淨化三業,才是真正美妙。
《六祖壇經》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何以不見世間過?他已經轉識成智,這是相宗的說法。相宗的修行綱領,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六意識是分別,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分別,這是妙觀,智慧現前;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末那識是執著,一切都不執著。離開分別、執著,你要找過失,了不可得,世出世法都沒有過失。
《楞嚴經》、《圓覺經》、《法華經》、《華嚴經》上,佛都說貪瞋痴即是戒定慧,戒定慧即是貪瞋痴,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平等觀。貪瞋痴與戒定慧,在我們看來是極不平等,而在聖者的眼中是平等的,因為貪瞋痴與戒定慧是一個性:法性。覺悟了叫戒定慧,迷了叫貪瞋痴,迷悟不二;迷的是法性,悟的還是法性,法性沒有迷悟。迷的時候變的相是貪瞋痴的相,覺悟變的相是戒定慧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相不是真的,是妄相。因此,他心平、理得,於是清淨心現前。心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貪瞋痴與戒定慧都清淨,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而法身大士應化到六道,還是嚴持戒律。為什麼?六道眾生迷,他要做一個好樣子給他們看。諸佛菩薩應化到世間,就像舞台表演一樣,表演一定要顧及到當前社會,有利於大眾。譬如現今大眾不懂得孝順父母、尊師重道,忘恩負義,背師叛道,佛菩薩到此地來一定是示現孝親尊師。為什麼這麼做?挽救世道人心。諸佛菩薩在何時何處示現,一定要觀察時節因緣,就是此時此處眾生犯了哪些毛病。佛法是教育,如何能夠糾正他,幫他改過,這是善知識。
現今大眾已經不懂得尊師重道,如果我們還要毀謗老師,批判老師,這是教導社會大眾不孝父母、不重師長,這是把眾生帶往三惡道,這種果報在三途。這是什麼人?惡魔,不是菩薩。菩薩的作法與此恰恰相反,菩薩決定順性德,決定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因此,教化眾生要懂得整體的利益,可以犧牲個人成全大眾。對於毀謗、侮辱、陷害我的人,要格外敬重,這個敬重不是裝的,是出自於真誠,感化惡人,勸化社會。
「五、言可承領。」『承』與『領』都是接受的意思,不僅是接受,而且是歡喜接受。言語一定要溫和,自然能讓對方深受感動,永遠不忘,這是你的成功。
我年輕時,在政府機構上班,工作不繁忙,空閑時就看看書。年輕人比較放逸,坐在那裡,身體靠在椅背上,椅子前面兩個腳就翹起來了,這樣靠起來很舒服。我的長官從後面看到了,拍拍我的肩膀,很溫和的說:「你這個坐法很危險,容易摔倒。」從此以後,我就改了這個毛病。如果他是把我叫去罵一頓,我照樣還是這樣坐,就產生反效果。因此,真正做大事業的大人物不一樣,諺語常講:「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愈是大人物愈能包容、愈溫和;愈是小鬼,盛氣凌人,自以為是。
我們要想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但自己的惡習氣、惡毛病還改不了,如何教人?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不能讓人生起信心。令人立刻感受到的,是你的臉色、你的音聲,《論語》所謂「人焉廋哉」,人家一下就把你看穿了。因此,佛門裡將彌勒菩薩擺在大門口,就是教導我們要學彌勒菩薩,笑面迎人,說話溫和。即使是不好聽、責備人的話,也要用柔和的態度、言語來表達,別人的感受會不一樣,也會感恩於你,這就是「愛語」。
聖賢人的教誨是幫助眾生改正習氣、毛病,正所謂是「忠言逆耳」,但這是愛語。愛語是真正愛護你的言語,不一定是你歡喜聽的話,但對你決定有利益。愛語以謙虛、和敬的態度,愛護對方,令對方能永遠改過,就成功了;陽奉陰違,還是失敗。所以,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決定不可違犯。
「六、言則信用。」你誠實,你說的話人家相信。不但表現在言語中,一定要表現在事實上,言而有信。可是,佛法是智慧,佛菩薩是講道義的,有時在特殊情形之下,言語可以不守信用,事情可以不必有結果,但是一定符合道義,不違背道義。有一年,台灣中部有個道場請我去講《佛學常識》,這是李炳南老居士編的。我講到第十一課時,寺廟裡發生人事紛爭。我回到台中,將事情向李老師報告,李老師說:「算了,不要再去了。」我說:「沒講完!」他說:「沒講完也不要緊。」我們知道,佛法的僧團稱為「和合僧團」,僧團不和,雖然天天講經,也是一句都聽不進去。在這種情況下,講經可以中斷,這不違背道義,這是一種特殊狀況。古聖先賢也有背信的,那是不是過失?不是。一切以道義為標準,符合道義決定要守信,決定要做到圓滿,這是應該的。
「七、言無可譏。」『譏』就是議論、批評。你的言語是正確的,沒有人能夠批評。古人非常重視言語,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語不能不謹慎,話多決不是好事。話多的人容易敗事,而且不容易得到上司重用;反之,謹言慎行即使是中人之才,也樂意培養,委以重任。
「八、言盡愛樂。」『樂』,念去聲(音「要」),愛好的意思,你所說的言詞,別人都歡喜接受。世出世間所有事業,無論大小,決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愈是大事業愈要人。「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林友有兩、三萬人,這才能成就教化一方的事業。這麼大的團體,領導人就多了,董事會的成員有幾十名,大家共同策畫、領導。開會溝通離不開言語,如果領導人跟大家宣布他的想法、看法、作法,大家聽到不歡喜,事業就不能成就。由此可知,言語之重要性。
言語要從什麼地方培養、學習?都在日常生活之中。見到人說話,就是你練習的場所。尤其,自己的毛病不易發現,要多觀摩別人。若發現別人的毛病,不能包容,輕易批評毀謗,這是造業。別人不見得真有過失,反而造成自己嚴重的過失。這是大家常常犯的,而自己並不曉得,也沒有人提醒,因為別人不願與你結冤仇。
前面講過,會說你過失的只有兩種人,一是父母,二是老師。其他人對你的不善,敬而遠之,不會說你的過失,這是不與人結怨,這是古禮。你有過失,當面不說,背後也不說,這是成就自己的德行。
這是遠離惡口的八種好處,都屬於淨業,對我們修淨土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念阿彌陀佛,若還常犯惡口,就不能往生。一定要修淨業,三業清淨,念佛才能往生。
「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佛的音聲稱作圓音、圓滿音,「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的這個殊勝梵音從哪裡來的?從不惡口來的。我們要想得如來果地上的梵音聲,就一定要遠離惡口。
http://www1.amtb.tw/magazin/edu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