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能放下,惠能大師能放下,都是頓捨,一念之間把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了,那就成佛了。凡夫成佛,要知道,確實是在一念之間,一念覺悟,放下了,就成佛了。這一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難,對誰難?對煩惱習氣很深、很重的人,他難。如果對煩惱習氣輕的人,他不難。
2010年先師長善護追思紀念大會—對淨宗學院同學的談話—我昔所造諸惡業 一切我今皆懺悔 (第四集) 2010/3/19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21-589-000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這個常住的法師們要我在此地跟大家講幾句話。這個話實在是講得太多了,會聽的,一句之下都能夠開悟;不會聽的,聽上一百年還是老樣子。什麼叫會聽,什麼叫不會聽?印光大師說得很清楚,就在誠敬,祖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當年唐朝時候,六祖惠能大師半夜聽五祖忍和尚說法,我們估計五祖說話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個小時,惠能大師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什麼緣故?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什麼叫誠?誠是心裡面沒有雜念。你看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裡面,將誠這一個字下了一個定義,「一念不生是謂誠」。我們心裡面還有念頭,誠就沒有了。那做到一念不生,這是什麼人?我們同學應該都知道,法身菩薩。只有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才能真的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這是十分的誠敬。如果還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的念頭沒有了,那是九分的誠敬。阿羅漢能把見思煩惱放下了,他有多少誠敬?五分誠敬。那我們現前自己想一想,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放下了多少?一分都沒有放下;換句話說,沒有誠敬心。所以學佛不能說不用功,勇猛精進幾十年了,佛法的利益沒有得到。為什麼我們每天還是過著六道輪迴凡夫的生活?沒有誠敬!
有沒有放下?有的同學說有放下,比過去稍微好一點,還是執著,還是貢高我慢,這個不行,不及格。比過去稍微好一點,好一點什麼?
出不了六道輪迴。好一點,如果能夠保住人身,來生還能得人身,那就很不錯了。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失掉人身之後都得不到人身。你看佛在經上三種比喻,「盲龜浮木」,這個比喻大家都知道,「須彌穿針」,「大地土跟爪上土」,這三種比喻,比喻六道裡面眾生,人失掉人身之後來生得人身很少。什麼原因?我們自己很清楚,十善做到了沒有?五戒做到了沒有?真正能把十善五戒能夠打個七、八十分的,你來生不會失掉人身,如果只有五十分的靠不住,七、八十分才靠得住。如果五戒十善你是滿分,那恭喜你,你至少生欲界天,一般生忉利天的是這個標準。要了生死出三界不容易,原因就是你不肯放下。
釋迦能放下,惠能大師能放下,都是頓捨,一念之間把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了,那就成佛了。凡夫成佛,要知道,確實是在一念之間,一念覺悟,放下了,就成佛了。這一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難,對誰難?對煩惱習氣很深、很重的人,他難。如果對煩惱習氣輕的人,他不難。
那如何我們能把煩惱習氣減輕一些?這要聽經。所以聽經對我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所表演的,你就能體會到。他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講經教學,教了一輩子,七十九歲圓寂的,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要這樣做?佛知道,六道從哪裡來的,十法界從哪來的,迷惑顛倒中產生的,這裡面苦,苦不堪言。
現在這個世間,澳洲也不例外,多少人活在這個世間沒有安全感,多少人生活在這個社會有焦慮症、有憂鬱症。胡小林給我們報告,他這三種病都達到非常嚴重的階段。焦慮症、憂鬱症,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他已經脫離了勸導的階段,換句話說,勸導沒有用,最後只有用藥物控制。他那個藥吃了十年,苦不堪言!到最後《弟子規》跟大乘佛法救了他。所以他對於傳統文化,對於大乘佛法,尊敬之心油然而生,認真學習。他學佛才三年,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什麼原因?我告訴大家,落實佛法跟《弟子規》,這個功力三分,只有三分,懺悔的功力佔七分。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上教給我們,行門,在日常生活當中,給我們講了十條,就是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每一願裡面都含攝其他的九願,所以願願是圓滿的,沒有高下,願願是圓滿,智慧開了,你就會靈活的運用。你這個運用是要觀機。機,有眾生根性不相同,程度不相同,生活環境不相同,時代不相同,地區不相同,你都得要清楚,都得要明白。
我們在今天這個時代,所謂地球病了,社會病了,一切眾生病了,病得非常嚴重。病毒是什麼?佛在經上講五毒,你統統具足,這個五毒是貪瞋痴慢疑,這個疑是對聖教的懷疑,對經教的懷疑,對善知識的懷疑。那這五毒現在是在這個社會上膨脹,達到飽和點。我們遇到很多的朋友,接觸之後幾乎都會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討論,這是過去沒有過的。現在一談話,三句話這個題目就上來了,社會動亂,人心沒有依靠,自然災害頻率這麼多,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幾乎是變成現前第一個問題。這問題能不能解決?能。什麼原因?我們都知道,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內有五毒,外有五欲,財色名食睡在外頭勾引,裡頭有五毒,就這麼造成的。如果我們把內五毒、外五欲放下,首先你得到的是身心健康,你的憂鬱症、焦慮症馬上會好,你會活得很幸福,你能得到像菩薩一樣的法喜充滿。外面五欲放下了,裡面五毒放下了,恢復你的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大徹大悟、就是明心見性,恭喜你,你成佛了,《華嚴經》上稱的法身菩薩。
成佛的好處,你的性德圓滿現前了,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統統現前。德能在佛法裡面講也叫神通,神通不稀奇,本來就有的,眼睛睜開能看到什麼地方?能看到過去,能看到未來,能看到遍法界虛空界。上面你能看到十方諸佛,下面你能看到阿鼻地獄眾生,天眼!本能!這是我本來有的,一點都不稀奇。你六根的能力都恢復了,這一恢復,《還源觀》上講的三遍,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你完全恢復了。我們之所以不能恢復,是迷失了自性,貪戀眼前,不知道眼前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的。六道十法界裡面的事情,不外乎因果,所以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糾纏不清。你不覺悟,所以你放不下。佛菩薩對我們的幫助沒有別的,把這些事實真相講清楚、講明白,真正清楚明白了,你自然放下。
所以大乘經裡面佛常講,佛不度眾生,誰度的?你自己度的。你自己放下就得度了,佛不能幫助你放下,佛只能把這事實真相給你講清楚、講明白。所以「開示悟入」,佛對我們能夠辦得到的就是開示。開是什麼?為我們說明。示是什麼?做出樣子給我們看,示現,他能做到。我們看懂了、聽懂了、覺悟了,是自己的事情,他沒有辦法幫助我們悟入。我們怎麼樣才能悟入?我放下就悟入了。所以關鍵就在放下。明白之後你趕快放下,放下就是,放下才真正得大自在,放下得大圓滿!胡小林做出樣子給我們看了,劉素雲也做出樣子給我們看了。劉素雲那個不容易,她是過去生中多生多劫修行人,念佛人,修行人。你們想想看,一個人真正做到一生不妄語,談何容易?一生對人真誠,一生就那麼樣的單純,對任何一個人沒有懷疑,騙她,她也不懷疑。人家說她傻,說她痴。中國古人講,「痴人有痴福,傻人有傻福」,她的傻福就是一接觸聖賢教誨她就通了,她就明白了。那我們這些聰明人?古人說得很好,「聰明反被聰明誤」,比不上的是傻人,傻人很可愛,佛菩薩都喜歡;聰明人,沒有一個不討厭你。
科學家就是太聰明,發明這些玩意,破壞地球生態平衡,科學發展到極處就是世界末日。所以中國古聖先賢懂不懂科學?懂。為什麼不發展?知道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發展出來,我們得科學的好處一分,這是真的,而科學給我們帶來的害處是九十九分,沒有法子相比。把倫理、道德、因果全破壞了,教眾生無惡不作。將來你在這個世間享受科學的受用,你能享受幾年?死了以後都到三途。所以我說科學帶給我們的利益是一分,帶給我們的災難是九十九分,我說的是真話不是假話,不能不覺悟,不能不捨,不能不放下。不放下你錯了,你這一生,用你全部的時間、全部的精力,你去學佛邊都沾不上。在這個時代,古大德講的,佛也是這麼說的,一定要弘揚大乘、修學大乘,為什麼?大乘是開放的。現在這個社會講民主、講自由、講開放,所以大乘是最適合的;小乘是保守的,沒有人願意學。開放,那你要有智慧,你要真正把佛陀教誨聽懂,現在人所講的活學活用,用在你生活當中,用在你工作當中,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是智慧。智慧從哪來的?從放下來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你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就現前了,它就起作用。
《無量壽經》,特別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確實在一切經裡面,它要排名的話它排第一,第一經。愈讀愈歡喜,愈講愈歡喜,這一部經就是一切經。在現前這個時代,我們學什麼來不及了,選擇一部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的心就是定的,定於一。有二、有三,你的心想得定不容易,佛法講三昧,得不到。定到一定的程度,他就開悟了。所以你的心不定,你怎麼可能開悟?定了之後,不再生煩惱,生智慧不生煩惱;沒有得到定功,那是生煩惱不生智慧。生煩惱就是造業,換句話說,從早到晚,二十四小時當中,都是造業,這多可怕!你造的善業,感三善道的果報;造惡業,那就是三惡道。你可以自己想想,你從早到晚善念多還是惡念多?為自私自利的全是惡,違背性德的全是惡。你可以很簡單,拿《十善業道》來檢點自己,用《感應篇》、用《弟子規》來檢查自己,今天一天的言行、起心動念。真正用這個標準天天去檢點,天天去反省,這叫功夫,這叫修行。
祖師教給我們的方法,要懂得它的祕義,為什麼教你把經念三千遍?念經是個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是讓你修一心不亂。你每天念一部經,妄想就沒有了;重要的是把妄想放下,把妄想伏住,用意在此地。念佛不容易,為什麼不容易?這一句佛號可以隨時妄想插進去。念經不行,插妄想念錯了。念經得力的時候,心地得清淨了,可以不要念經,專念佛。所以要把念經擺在第一,擺在最初這一個階段,懂得這個意思你就明白了。不能念錯一個字,不能念漏一段,不可以。恭恭敬敬的去念,從這個地方修誠敬心、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正覺心,就用這個念經的方法。它這個祕義在此地,我們要能理解,然後你就歡喜幹了。為人演說是自他兩利,自利,你講的遍數愈多,你智慧愈往上提升,靈性向上提升,同時許許多多聽經的人都得利益,所以自利利他。
我們現在看到這些真正有一點成就的,幾乎都是從讀經、聽講,都從這下手的。劉素雲一天聽十個小時,聽經十個小時,她報告裡頭說的,到現在還是如此,她天天不間斷,她知道聽經的好處。她聽什麼?她就聽一部經,《無量壽經》。而且一天只聽一片光碟,我以前講的,一個光碟是一個小時,她就聽一個碟,一個碟聽十遍,一遍聽完聽第二遍,一天聽十遍,聽十個小時。這一部經聽完之後,從頭再來,所以這經她都熟透了。那胡小林說的報告你們聽多了,昨天晚上我還帶了幾個同學,我們一起聽胡小林的報告,這幾天都聽他的。我告訴大家,至少要聽三十遍。聽三十遍的時候,帶你到門口,沒入門,聽三百遍就入門了;如果聽三千遍,你絕不輸給胡小林,你開悟了。為什麼開悟?你心定了,就這麼個道理。方法,這就是戒,規矩就是戒,你守住方法,依照這個方法去做,你從這能得定,定能開慧。總的原理原則,決定離不開戒定慧三學。慧一開之後,這個經典一接觸你就明瞭,經卷展開你就明白,你一聽講,全懂,它這就有法味,嘗到法味了,這是我們學佛的祕訣。
胡小林從接觸到《妄盡還源觀》就欲罷不能,除了每天《無量壽經》、念佛不間斷,晚上下班之後就看《還源觀》的碟片。他的信息傳給我,看這個,晚上把睡覺忘掉了,到第二天天亮了,才發現怎麼這麼快過去了?疲不疲倦?不疲倦,法喜充滿,精神十足,這叫真聽出味道出來了。他告訴我現在已經聽第三遍了,你就曉得他用多少時間,我那一遍是兩百多個小時,他聽第三遍了。他最近要求,希望我能夠把「華嚴經玄鏡」,清涼大師的,能夠講一遍,「玄鏡」的分量比《還源觀》大概多一點,多不了好多,多一些,這些東西都在《華嚴義海》裡頭。《華嚴義海》裡面有十幾種,那真正是華嚴哲學,是佛經哲學,真的是高等哲學,給我們講解宇宙的源起、萬物的源起,我從哪來的。現代科學、哲學無法解決,《華嚴經》講得那麼清楚、那麼透徹,當然很有必要。如果你真正清楚明瞭了,你就沒有一樣放不下,為什麼?你真的知道了,整個宇宙是自己心性變現的,整個宇宙就是自己,到這個境界那就叫證得法身。什麼是自己身?整個宇宙是自己,證得法身,法身菩薩。這個境界裡面,六道、十法界都沒有了。
學佛,境界不能不向上提升,可是今天關鍵就是我們沒有辦法入門,就像這個茶杯一樣,這個茶杯比喻我們的心,這裡面裝的是什麼?裝的是毒藥,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嫉妒障礙,它裝這個東西,這是我們的心。我每天接觸佛法,聽講、讀經、聽經,佛法往裡面裝,這裡頭有毒,所以佛法也變成毒藥了,就這個道理。那要怎樣才能得到佛法利益?把這盛毒藥的把它倒掉,洗乾淨,這叫懺悔。你把你的心洗乾淨了,毒害統統沒有了,佛法裝進去,真正得受用。那是什麼?那是你自己的性德。所以我們讀《華嚴經.普賢行願》的「懺除業障」,你看看清涼大師的註解,註解裡告訴我們,懺悔法門通一切法,也就是八萬四千法門都叫懺悔法門,無量法門也叫懺悔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我們怎麼學都入不進去,那你修懺悔就入進去了。也就是你把你的心洗乾淨,你來接受佛法,你就得利益;你還夾雜這些東西,那你很難成就。關鍵不在佛法,關鍵在自己。這個道理,佛在經上講得很多,祖師大德們時時提醒我們,我們要不真幹,不行。多聽經就多發現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我們自己很不容易發現的,聽經發現了,佛一講,哪些地方我們毛病確實是有。發現之後要改,改就是洗刷,改就是真正懺悔。
佛教導我們「懺除業障」,這個懺是印度話,是梵文音譯過來的,懺是要對大眾要發露懺悔,不隱瞞。悔是中國字,跟這個意思相同,但是中國的悔不必對大眾,自己知道錯誤,能改就行了。所以這個名詞叫華梵合譯。可是懺,發露懺悔,那個功德很大,為什麼?自利利他。悔有自利,不能利他。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現在人好面子,自己做錯事情的時候不願意人知道,隱藏,這個隱藏的罪惡很重;換句話說,你的心永遠不會乾淨,諸佛菩薩來跟你講經說法,你也聽不進去,業障重。胡小林帶頭,你看這麼一懺,每一次大庭廣眾之下,他自己做錯的事情,統統都能說出來。他的家人有時候給他說,你那些骯髒的事情何必說出去,多沒有面子,多難為情!叫他少說一點。他不聽,他說你們不曉得,我每說過一次,感覺到自己得輕安,輕鬆愉快,境界就向上提升。真的,一點沒錯,他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
禮敬、稱讚、供養,必須要修,這是什麼?這個就是教我們懺悔,都是懺悔法門。禮敬,放下什麼?放下自己的傲慢,放下自己的尊嚴。這個自尊自大是煩惱,不是好事情,這是障礙。你能夠愈謙虛,別人對你更尊敬。稱讚如來,別人有好的事情,這要稱讚;別人不好的,不要放在心上,絕不記人的過失,看到別人好處要讚揚。廣修供養,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要真幹!這就是什麼?放下你的欲望,這是最難放下的,得統統放下。你愈放下,你得的愈多,所以佛法的名詞叫捨得,這個意思是雙關的意思。你捨,一定得到,捨得愈多,得到的愈多,但是那個得到的東西還要捨,所以第二個意思是,捨,把你得到的也捨掉,兩重意思。那麼你需要的?需要的不會缺乏,沒有一樣你會缺乏,你儘管放心,它與性德相應。所以你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起心動念常常想到照顧別人,這個世間苦難的人很多,我們起心動念照顧他們,不會有一樣缺乏。
所以賴居士,這幾天他沒有到這邊來,下一次我來的時候他會來,他要在此地發心建一個安養院,他的地已經買了,我去看過。發這個心好,這是什麼?這是照顧老人,這是無畏布施。他的果報?果報健康長壽。他又拿出錢出來,財布施,他這一舉三得,財、法、無畏布施統統具足,三種果報他會得到,好事情。我們希望建立安老院,希望這裡面的院長到所有的員工,都能夠落實傳統的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他們統統能做到。那對待裡面,將來在裡面住的老人,就像自己父母一樣,自己對他們盡孝,把他們當作自己父母一樣的來孝敬、來照顧,讓這些老人晚年心裡面非常舒暢、非常快樂,這種事業叫神聖的事業,在我們這個世間各行各業,這個事業是擺在第一的。為什麼?這是佛菩薩的事業。一個老人在晚年心情不愉快,有怨恨、有不平,死了以後都到三途;他要是很快樂,覺得這些人很好,比我兒女還孝順,很快樂,他就生天。你想想看,這個事業什麼?把他從地獄裡面拉起來送到天堂,這個世間還有什麼事業能跟這個相比?沒有法子相比,這種事業的功德多大!我們要建一個安老院,是建立這樣的安老院。要不是這樣的安老院,澳洲安老院已經太多了,我們做它幹什麼?沒有意義。就是看到一切安老院裡頭,沒有精神供養的這個項目。我們要做的時候,要做到精神的供養,要讓老人像父母一樣,看到年輕人都像自己的兒孫一樣,孝子賢孫,他快樂。那我們都是學佛的,學佛的人這麼好,他一定就跟著你學佛了。那要學佛,那就不是生天,那到極樂世界去了,都去作佛去了。所以這個很有意義,很值得我們去做的。
所以我們學院建立在此地,這是三寶加持,祖宗之德,這麼好的一個環境。如果你們真的會修行,那你們這些人在此地,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都成佛了。真能得的到嗎?能得到。這麼多年在此地,你聽我講那些經,真正能做到,你就成就了。為什麼現在還是這個樣子?經是聽了,沒聽進去。天天聽都聽不進去,為什麼聽不進去?有業障。什麼業障?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搞這些,沒放下,這是業障,所以你沒聽進去。聽進去,至少也比胡小林高個幾等,那你真聽進去了。所以要曉得,我常說的,說了幾十年了,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你要不放下,你就永遠不能入門。放下還不是入門,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不騙大家,把你帶到門口。因為入門,那不是我講的這個條件,那要用佛經上的條件,佛經上講放下八十八品見惑,你就入門了。在小乘,你證須陀洹果;在《華嚴經》上,你證得初信位的菩薩,那是真入門了,轉凡成聖。我這十六個字是把你帶到門口,你再能夠加功用行,提升一級就進去了,就入門了。所以有這十六個字,這是嚴重障礙,天天跟著佛在一起也不行,佛也幫不上忙。
我看今天時間差不多了。帶子可以錄很長?不行,我們要休息了。等我下一次回來,我們再一起學習《無量壽經》,我們《無量壽經》會細講。
http://ft.hwadzan.com/dv.php?sn=21-589-0004&lang=zh_TW